徐霞客其人其事 徐霞客的资料简介霞( 四 )


我喜欢,我快乐,这就足够 。人们总喜欢追问做一件事背后的意义,或许“我喜欢”就是最好的回答 。
所以尽管一路艰险、风餐露宿,徐霞客还是乐此不疲,根本停不下来壮游的脚步 。后来,他每次出行,都会记录下游历见闻,这些见闻,后来集结成册,便是震惊天下的《徐霞客游记》 。
徐霞客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绚烂的文学巨著 。《徐霞客游记》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徐霞客其人其事 徐霞客的资料简介霞】

徐霞客其人其事 徐霞客的资料简介霞

文章插图


最后一次出游
每次回家,徐霞客都会采摘奇花异草,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并给母亲讲述壮游历险记,其他人听得直冒冷汗,只有徐母心荡神驰,一个劲夸奖儿子:“你有这般经历,不愧为男子汉大丈夫 。”
1625 年,母亲病卒,徐霞客悲痛不已,在家中守孝整整三年 。三年后他又开始了万里征途 。因为了无牵挂,每次出征便走得更久更远 。
1636 年,51 岁的徐霞客,启动了人生最后一次壮游 。这一次出行,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和南京迎福寺僧人静闻一起 。
此前,静闻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刺自己的血,抄了一本《法华经》 。静闻礼佛非常虔诚,想要将《法华经》送去云南鸡足山悉檀寺供奉 。他自知一人无法完成任务,知道徐霞客的名气,特邀一起同行 。
就这样,二人上路了 。不料才走到湖广,就出事了 。
那天晚上,朗月高照 。两人并立船头,正观赏湘江月色 。突然杀声四起,劫匪驾船而来,逢船就烧,见人就杀 。
徐霞客反应敏捷,阅历丰厚,急忙跳入江中,躲过一劫,可怜静闻为保护他的《法华经》,不肯跳江,身中数刀 。
受了伤的静闻,又不幸染上风寒,刚撑到广西,就圆寂了 。临死前,他抓住徐霞客的手说:“麻烦你将《法华经》送往鸡足山 。”徐霞客与静闻,本素不相识,但为了宽慰静闻,他点头答应了 。
静闻死后,徐霞客将他火化,背着骨灰坛,改道直奔鸡足山 。有人说:“静闻都死了,你又何必?”徐霞客说:“男儿一诺重千金,岂能食言 。”
没走多久,徐霞客也病了 。他染上了足疾,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 。但为了履行承诺,他咬牙向鸡足山挺进 。直到 1639 年除夕,才抵达悉檀寺 。
他把静闻骨灰与经文交与寺院,心中巨石安然放下 。
徐霞客其人其事 徐霞客的资料简介霞

文章插图


除夕之夜,徐霞客于僧房之中,听见诵经之声飘然传来,万千经历,于经声中尽涌脑海 。不经意间,热泪便滚滚而下:感叹曰:“此一生已胜人间千百生!”
离开鸡足山,徐霞客再次前行 。翻越昆仑之后,他终于倒下了 。足疾深入骨髓,他双脚尽废 。一帮朋友,用滑竿将他抬回了老家 。
听说他重病,一些高官前来探望 。探望之时,他们对徐霞客说:“以你的才华,足以光宗耀祖 。但你没有封过妻,没有荫过子,你不后悔吗?”
徐霞客这样回答说:“汉代张骞、唐代玄奘、元代耶律楚材,他们虽然都曾游历天下,但都是接受皇命而前往四方 。而我,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 。没有皇命钦点、没有政府资助,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就做到了他们三人做到的事情,我这一生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