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奋斗的人物素材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素材( 三 )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 。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 。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 。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 。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 。20xx年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 。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 。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 。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 。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 。“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 。”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 。20xx年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
20xx年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 。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 。”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 。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 。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 。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 。在中国网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举国体制的队员 。在20xx年一次采访人员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 。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 。“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 。”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 。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 。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 。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采访人员尴尬——问:“20xx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 。”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 。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