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 。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 。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 。朱熹敢于在皇帝面前犯颜直谏,忠言直论,即直刺宋宁宗皇帝的独断,又抨击了权贵韩侂胄的专权弄事,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 。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 。
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 。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 。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于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 。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 。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 。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 。这个信念支撑他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不知疲倦地著述,每日为学生讲授课程,直至口不能言 。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 。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 。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 。而作文哭祭最真挚沉痛的是辛弃疾和陆游 。辛弃疾哭道:“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陆游哭道:“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 。路修齿耄,神往形留 。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附录:
(一)朱熹字号集录
朱熹,字元晦,后改字仲晦 。初名沈郎,小字季延、五二、五二郎 。自号晦翁、洞主晦翁、晦庵、促晦、仲晦父、仲晦甫、晦庵通叟、白鹿洞主、云壑老人、仁智堂主、牧斋、拙斋、茶仙、云谷壑吏、云台真逸、云谷老人、紫阳云谷老人、云谷晦庵老人、晦庵病叟、云台外史、云台子、乙巳云台子、云台隐吏、嵩高隐吏、鸿台外史、鸿庆外史、沧洲病叟、沧洲钓叟、遯翁、遯翁云台隐吏、空同道仕邹訢等 。
沋郎 据《福建通志》列传卷十二记载:“熹以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于尤溪之寓舍,故幼名沋郎 。”
沈郎 据民国《建瓯县志》卷七《名胜》记载:“按文公生于尤溪郑氏义斋,尤溪本名沈溪,为避王审知讳,更名尤溪,故文公小名沈郎 。”
季延 朱熹小字季延,因南剑又名延平,而尤溪隶属延平 。清人毛念恃在《紫阳朱先生年谱》中曰:“文公名沈郎,小字季延,皆志其地也 。”季延之“季”为在兄弟辈中排行居三或最幼者的称谓 。
五二、五二郎 一说朱熹在同辈中排行五十二,故又乳名五二、五二郎 。民国《崇安县志》卷二十二《儒林》记载:“江永《朱子世家注》:小名沈郎,字季延,行五二 。”民国《尤溪县志》记载:“五二郎,文公乳名 。”一说,朱熹出生时,其祖母五十二岁,闽地风俗,以孙乳名为祖记岁,故名五二、五二郎 。朱熹胞妹朱心出生时,其祖母五十六岁,故小名五六娘 。
- 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
- 美的空调尘满怎么复位
- 关于abab式的词语
- 以家人为名的主角是谁
- 病亡和病逝的区别
- 西安好玩的地方
- 胡椒粉的功效
- 珍珠怎么形成的
- 冬天减肥 有利于瘦身的12种食品
- 十大除口臭去便秘败火的零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