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航迹云(图片来自网络)
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

文章插图
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
比如,他们说: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

文章插图
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 。
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
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 。
我潜心围观过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 。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文章插图
"专家"眼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 。
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100%,想降都难 。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 。
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
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 。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 。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 。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
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他都稳赢不输 。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 。
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 。

文章插图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 。
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
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 。
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