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朝鲜战争痛打十四万倭寇,请问这一仗打出了多少年的和平?( 二 )


朝鲜在宣祖二十三年(1590),以黄允吉为通信正使、金诚一为副使、许宬为书状官,派遣使团携带国书交聘日本 。丰臣秀吉之后于1591年6月命对马大名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回复国书表示将于次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请予协助 。秀吉致书朝鲜国王如下:
朝鲜收到国书疑惧不已,正使黄允吉认为日本会侵略,副使金诚一认为不会,朝鲜廷议之后,决定从轻通报宗主国明朝,宣祖派遣金应南为使,前去向明朝礼部通报 。
丰臣秀吉在久未获答复后,于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鲜节节败退,并向宗主国明朝求救 。明朝随即派兵入朝支援 。这场战争从朝鲜半岛全境,其间曾于1593年议和并休战,但1597年(丁酉年)再度爆发战事 。后期双方陷入胶着,最后由于丰臣秀吉的病逝,日军于1598年从朝鲜全面撤退,这场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终失败 。
其间1593年议和阶段,还有一封万历皇帝册封“日本国王”的诏书,现存于日本大阪博物馆 。诏书内容如下:
这场战争(前后两次冲突)明朝总计出兵约12万人伤亡3万,朝鲜出兵36万人伤亡12万(平民伤亡近百万),日本兵力前后两次合计大约37万人伤亡17万,最终以明朝、朝鲜获胜而告终 。可是对中、朝、日三国的影响却不一样 。
对朝鲜来说,全部国土几沦为战场,人民流离失所,战后百业萧条、农产大减,经济秩序多年后仍不能恢复 。对日本来说,本想借这场战争化解日本内部文官、武将的矛盾,结果由于丰臣秀吉的离世导致日本再次分裂 。最终由德川家康统一全国开启“江户幕府”时代 。
对于战胜方民朝来说,按理应该高兴才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1569年明兵部侍郎谭纶的记载,明朝军户籍总数3,138,300人,实际兵员为845,000人 。在帝国北边服役的军士推测有50万人,马匹10万匹 。若万历时期军队数目不变的话,援朝兵力按本条目所载资料前后合计约12万人次(非同时派遣),等于明朝北疆约4.17%的兵力,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塞外远征对于一个农业国家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 。
此战军费对明朝形成沉重的财政支出;明税率极低,只在5.5%-12%之间,故一般官府税收难以支应大规模突发状况,援朝军费实质上是由太仓库支应 。太仓库在1592年时有白银7,000,000两,每年流入约当2,092,000两;此战军费支出,平均一年即达2,400,000两左右,造成了太仓库的赤字 。加之万历三大征接连发生,导致终万历一朝,太仓库财力匮乏,造成明末财政的紊乱 。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痛打十四万倭寇,请问这一仗打出了多少年的和平?】除了长期征伐带给国力日衰的明朝额外负担外,建州卫首领努尔哈赤也通过此战观察了明军的作战方式,使他在日后的对明战役中占得了情报上的优势 。这场战争,实际为清兵入关埋下了伏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