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时真诚可爱的古诗词 形容孩子很可爱的句子( 二 )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孩子放学早,一回来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也凸显了儿童身上蓬勃的活力 。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描写儿时真诚可爱的古诗词 形容孩子很可爱的句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白天在锄草,夜晚搓麻,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有劳动 。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桑阴下像模像样地学着种瓜 。农村的孩童们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也自己学习农活 。一个“也”字,刻画出一个孩童“有样学样”的天真形象 。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诗句中“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历历在目,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
《示添丁》
唐·卢仝
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 。
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 。
数日不食强起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 。
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 。
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
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
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椀茶 。
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
卢仝这首诗,读来让人哭笑不得 。生了病连着几天吃不了饭的父亲卢仝遇上呆头呆脑的小儿子,一会跟卢仝要抱抱看花花,为父的浑身无力抱不起来,招得孩子哭声连连 。一会又打翻了墨汁,在纸上涂抹,正当父母生气又舍不得打的时候,孩子笑了,令人哭笑不得 。诗词将孩子的娇憨可爱写得活灵活现,父母看似被孩子折腾,其实为人父母的乐趣不就在此吗?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
诗词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 。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 。全诗的理解应为: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最记挂的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