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李白最知名的送别诗 李白有哪些送别诗( 二 )


04.三联:一联诗多重解读,更见李白洒脱性格送君数里,衔杯大道,情深义重,怎能不有临别相赠之言?一般人写诗,于此总脱不了伤情之句 。纵然豪爽自信如高适,临别也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此句细思,仍是安慰朋友董大:与我离别纵然难舍,也不必伤情,盛名如君,前路怎会没有知己?
△王和尚读诗:李白的狂放与深情
而李白则不然,飘然写出“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这句看似写景,其实蕴含深情厚谊 。河水浩荡,纵横绵延,说“天边看渌水”尚可理解;要知道,广陵在南京西北,更靠近入海口,但即便如此,又如何能“海上看青山”?
其实这联不是写景,而是写作者说给朋友的安慰之语 。不论是李白还是朋友要去广陵,此联均可理解为饮酒间相谈的话语 。其意即是:去到广陵后,可以看江水浩荡绵延天际,偶尔亦可以去海边看青山涌起,岂不乐哉!其暗含之意是:离别虽然难舍,但前方仍有美景乐事可供游赏,又何必为离别而伤情?这也点出李白之“豪” 。
若以现代语境理解,此联则似有其他内涵 。所谓“山不转水转”,你我虽然离别,焉知没有相见之期,又何必于此恋恋难舍,作儿女之态?
若将此联看作写景,则也有一番趣味 。“天边看渌水”乃是写当前景,此刻与朋友酒罢无言,默默看江水浩荡,离别之情涌向心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都是李白之名句,其写情也似与此类似 。
△王和尚读诗:李白为何写想象之词?
而后句之“海上见青山”则是虚写的想象之词,此刻与朋友一起看天边渌水,他日朋友或者自己也可以独自看海上青山,风景虽殊,豪情却一致,岂不一样是人生乐事?
总而言之,此联无论是写景,是叙话,还是写情,都充满潇洒豪情,也充满自信与洒脱之意 。
05.尾联:神完气足,李白送别朋友之诗,彰显豪情自信?正因此,所以才逼出尾联之“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这句诗意与王勃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意类似,细思则更加洒脱 。
分袂,即分别之意 。酒兴已足,话已谈彻,何必拘泥羁绊?拱手而别,各自分手,不更洒脱么?李白曾有诗说“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与此意相似,却少了些洒脱飘逸 。倒是李白另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诗意之洒脱与之类似,尤其是“卿且去”三字,何等潇洒自信,何等托大疏狂!
故而离别结句说“何须惨别颜”,李白与朋友均是少年英侠,风华正茂,怎会为区区离别而落泪忧愁呢?潇洒一别,天涯再见,岂不更有豪情?
△王和尚读诗:李白到底会不会写律诗?
这首诗句句写“别”,却句句充满豪情,潇洒不羁之情,深情厚谊之重,旷达自信之怀,融为一炉,偏偏写得流畅洒脱,毫不滞涩,这不是天才,什么是天才?
06.结束语:李白的律诗水平到底如何?不要被偏见迷惑需要指出的是,李白给人的印象是潇洒不羁,思落天外,格律规矩不能羁縻他的天纵奇才,当然李白也无意于寻章摘句,雕镂刻削 。
然而这不代表李白不会写律诗,以此诗言之,其对仗之工整,音韵之铿锵,伏脉之细密,章法之严整,亦不输其他律诗巨手 。而最难得的是,这首律诗中充溢着洒脱之意,一气呵成,运转如意,处处妙笔,处处有情,故而非常值得品赏 。
李白岂不善写律诗?无意于此罢了,其逸气凌云,天然秀丽之处才更加难得,更加值得留意 。
【摘抄李白最知名的送别诗 李白有哪些送别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