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造句10字 锐不可当造句子和意思


锐不可当
【原文】
广武君李左车(1)说成安君(2)曰:“闻汉将韩信(3)涉(4)西河(5),虏魏王(6),禽(7)夏说(8),新喋血(9)阏与(10),今乃辅以张耳(11),议欲下(12)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13)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14),樵苏后爨,师不宿饱(15)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注解】
(1)广武君李左车:汉初名士 。
(2)成安君:指秦朝大梁人陈余,与张耳为刎颈交 。
(3)韩信:西汉淮阴人,少年时曾忍胯下之辱,后辅佐汉高祖建立汉朝,封为齐王 。
(4)涉:渡 。
(5)西河:地名,位于黄河之西,故称为“西河” 。
(6)魏王:魏豹 。陈胜起兵后,魏豹前去投靠,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而立为魏王 。
(7)禽:捕捉,通“擒” 。
(8)夏说:秦末汉初人 。
(9)喋血:形容激战踏血而行 。喋,音跌,践踏,通“蹀” 。
(10)阏与:音育雨,地名 。
(11)张耳:西汉大梁人 。
(12)下:攻取 。
(13)当:音党,抵挡、对抗,通“挡” 。
(14)千里馈粮,士有饥色:送粮草给千里外的士兵,仍无法让士兵立刻得到温饱 。馈,音溃,赠送 。
(14)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临时砍柴割草,再来烧火做饭,士兵们很难吃饱与休息 。樵,砍柴 。苏,割草 。爨,音篡,烧火煮食物 。
【故事阐述】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的大将军韩信,攻占魏国,摧毁代国,接着乘胜攻打赵国 。韩信与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突破井陉(音形)口,攻击赵国 。赵王和成安君陈余听到消息,就在井陉口聚集兵力防守 。
【锐不可当造句10字 锐不可当造句子和意思】广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王,生擒夏说,不久又血洗阏与,如今又有张耳辅助,商议要攻取赵国 。这是乘胜远征,其锋芒不可抵挡 。臣听说千里运送粮草,士兵们无法立刻获得饱足,临时砍柴烧火做饭,军队很难吃饱和休息 。如今井陉这条道路,战车不能两辆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军队行進数百里,运粮车队必定远远落在大军后面 。”
广武君李左车接着又说∶“希望您拨给臣三万奇兵,从捷径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挖深壕沟,筑高壁垒,坚守军营,不与之交战 。当他们進退不得,我出奇兵断他们后路,不用十天,两将军的头就可送到您的营帐下 。愿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们二人俘虏 。”
成安君陈余,是笃信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时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使用诡诈计谋,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他们,一倍于敌人就可以和他们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有数万,实际不过数千,竟能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想必极为疲惫 。现在就这样回避不出击,若还有强大后续部队,将要如何对付?诸侯们会认为我胆怯,就会轻易的来攻打我们 。”于是,陈余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最后被韩信用计打败 。
后来,这里的“其锋不可当”就演变成“锐不可当”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来势威猛,无法抵挡 。
【讨论】
(1)广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建议什么计策?为什么成安君不采纳?
(2)打战用兵或许要使用诡诈计谋,但为人行事你认为也可以诡变多端吗?请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
【造句练习】
例:韩信带兵勇猛无比,锐不可当 。
例:业务部这个团队有锐不可当的实力,公司赚钱都靠他们 。
【相似成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