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二 )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要说王羲之的书法,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话没有说错 。正表明了王羲之书法娴熟深究,功力深厚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王羲之书法没有浮躁感,笔笔生力 。二是王羲之书法严瑾不散,个个字显得精气神 。三是在书法中很难被发现有败笔,败阵,书律不齐等等现象 。这就是王羲之书法的独到之处 。这与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又有何区别呢 。
形容一个人书法功力深厚,往往会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一类词,当然这里面难免会有夸张的成分 。力透纸背,我们在书法创作时可以有亲身体会,尤其是在生宣上创作时,会有很明显的力透纸背的感觉,这是在特定的书写材料上才有的感觉 。如果我们在熟纸上书写,则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所以生纸和熟纸是有明显差别的 。入木三分,则更是一种夸张的形容词 。王羲之有一则小故事是讲的就是入木三分,但这显然是后人杜撰,是后人因对王羲之书法的膜拜而产生的想象而已 。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王羲之书法真迹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没办法直面去体会王羲之的笔力,但东晋时期王羲之写字用的是一种较厚、较滑的熟纸,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王羲之书法力透纸背的感觉不会很明显 。入木三分这种神话了的想象则更不可能了 。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但是书圣王羲之书法的笔力也绝不会因为缺少了这种感觉而变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羲之作品的唐模本窥见一二 。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是两个成语,采用的是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书法家笔力非常强劲,笔锋简直要透进纸的背面、深入到木头里面去 。这个两个成语都是直接来自于书法术语,现在的意思也有所拓展,用来形容看问题比较深刻,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

而入木三分这个典故确实和王羲之有关系,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在木板上面写字,后来工匠刻木板,发现笔画入木三分,赞叹王羲之的笔力非常的强 。
三分就是1厘米,这明显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王羲之的书法的力度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木头上写能不能渗透进去三分就不一定了,毕竟一厘米确实需要很多的墨汁,蘸一笔墨写过去,很难渗透进木头里一厘米的 。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但是以前的书法老教师确实使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学生写字是不是能够用笔沉着,刚学书法的时候,见我的师兄拿作业让老师看,老师总是先看纸的背面,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写字的时候如果用笔扎实,不漂浮,字的墨确实能够渗透到纸的背面 。
从这个成语也可以看出,好的书法的用笔是不能写的漂浮的,必须要扎实,在用笔扎实的基础上再去追去灵动,没有扎实的基础,直接飘逸是不可以的 。
有一些朋友练习书法,用笔还没有练习扎实,就开始学着怎样把字写的飘逸,这种不叫飘逸,应该叫飘,这种飘是缺少根据的,不牢固的,不是好的书法的用笔 。入木三分和力透纸背指的都是这个意思 。
谢谢题主的邀请,欢迎关注头条号@不二斋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文章插图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两个书法中专用的形容词,几乎就是书圣王羲之的自用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