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龙这种生物,为什么中西方传说中都有关于龙的记载?( 三 )


文章插图
西方的龙和东方的龙,在外表形象和象征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 。相同的地方,只是他们都很强大罢了 。
西方的龙(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的巨大蜥蜴,一般守卫着自己的宝藏,爱财如命,它代表的是力量、残暴、恐怖和邪恶,在神话和传说中往往充当反面角色 。而在西方文化当中,勇敢的骑士,如圣乔治,往往就依靠屠龙来体现自身的强大与正义 。在西方奇幻小说如《龙枪》之中,之所以加入善良阵营的龙,不过是为了平衡故事的发展而已 。
我国原生的龙,形象则是由远古的图腾崇拜演变而来,据民俗学家研究,它的原本形象是一个强大部落所崇拜的蛇,后来随着这个部落逐渐征服吞并了其他的部落,陆续把其他部落的图腾形象的一部分,如鱼的尾巴,鹿的角等等也加入到本部落蛇的形象之中,到了最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龙的形象 。总的来说,我国先民对于龙,是以一种敬畏的心态来对待的:龙的主管职责是降水,风调雨顺对于一个农业民族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
因为翻译者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为“龙”,因此在中文的“龙”,就有了东西方的两种形象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熟悉的自然是中国的龙,但是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除了过年过节或者婚嫁喜筵之外,能够看到东方的龙的形象的机会,并不算多 。而在西方游戏,甚至中文网络游戏,西方奇幻小说,网络上的幻想小说,或者好莱坞电影之中,倒是经常可见西方的那种大蜥蜴 。
“龙”不过是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生物,一种神魔的形象是否有生命力,能否被广泛接受,取决于它是否形象鲜明,直观突出,并且有着高的曝光率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觉得西方的龙形象比较丑陋,而且缺乏想象力,理由就是“西方的龙需要翅膀才能飞行,东方的龙就不需要”,但是媒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大家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甚至会觉得本来就是应该如此 。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西方的Dragon成为了大部分国人心中“龙”的标准形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到时候大家一提起“龙”,想到的恐怕就是那种非常有钱的喷火大蜥蜴,而不是腾云驾雾的降水神兽 。联想到西洋的圣诞节年渐火爆,而传统的春节则“越来越没有过年的味道”,在文化之间强弱不同的现实下,确实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不管是东方国家还是希望回家,对于龙的记载或者神话传说古已有之 。西方国家把龙视作邪恶的象征 。往往龙就意味着邪恶与破坏毁灭 。而东方国家把龙视作权利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和正义的象征 。所以东西方在龙的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 。
龙肯定是存在过的 。但可能不是我们熟知的神啊仙啊一类的 。可能就是某种大型野兽被古代崇尚力量的古人给神化了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 。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 。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

明明没有龙这种生物,为什么中西方传说中都有关于龙的记载?

文章插图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 。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