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结局你怎么看?( 二 )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结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至少掌握今周又想结交好送全天下,哪有这种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好事,从一开始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存在不足之处,导致了关羽的最终结局 。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结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而第二个大家都知道 。女的性格孤傲,一生之中只佩服刘备一人,其他人都不放在眼中 。而正因为他这种孤傲的心理,最终导致在和曹仁交战的时候被吕蒙突袭荆州而腹背受敌,含恨而亡 。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最火的历史大剧之一了,虽然在近些年也衍生出了许多有关三国题材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但也都不能够与老版的《三国演义》相媲美 。甚至有人认为:老版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不可超越的存在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百看不厌的历史大剧,很多人看到关羽死后,便觉得三国好像已经完结了一样,便不愿再继续看下去 。其实,诸葛亮后期的五次北伐也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内容,可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关羽之死,让三国演义缺少了“英雄情怀”吗?
纵观三国历史,前期刘备从一个市井小贩到认识关、张二位兄弟,再到后来的攻城略地、匡扶汉室、建立蜀国,无一不透露出了从底层打拼至顶层的艰苦与辛酸,观众们看到这样的情节会拥有强烈的代入感 。而前期的三国也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刘备的“发家史”了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好而又励志人心的奋斗史,自从关羽败亡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蜀国也因此陷入了重重危机 。本以为天下唾手可得,没想到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这一切,都是从关羽之死开始 。
大家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公元219年,关羽因建功心切攻打樊城;曹操感到形势危急,于是私下与孙权结盟,要求吴军攻取关羽的根据地荆州,自己则率领全部精锐迎战关羽 。最终荆州被吴军攻下、关羽大军也被曹操击败,关羽只好败走麦城,在逃亡过程中被吴将斩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
后来张飞因关羽之死心情郁闷,时常饮酒并打骂军士,最终招致他人记恨,在出兵之前被自己部将张达﹑范强杀害 。而张飞与关羽之死也仅仅相差一年之隔 。
后来刘备因关、张之死失去理智,举全国之兵伐吴,最终在夷陵被陆逊用火攻打败,致使蜀军消耗殆尽,而刘备本人也在223年病逝于白帝城,与张飞之死仅差2年 。
不仅仅是刘关张三人,马超、黄忠、曹操、吕蒙等等‘主角’在这段时间也都相继离世,后期的三国真可谓是老人与新人的大换血 。而后期的三国最主要的剧情就是北伐 。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了;姜维十一次北伐,失败了;最后司马家族篡权反倒成功了 。
关羽的死仅仅是一个起点,因为越往后看你就会发现:老人越来越少,新面孔越来越多,而且以蜀国为主视角的三国演义也因关羽之死走向了衰败,最后直至亡国 。对于已经融入剧情的观众而言:此时的三国已经翻篇了,它更像是一个全新的作品;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忠勇、诸葛亮的忠心,也都敌不过历史的车轮,人们再看下去不免心生悲悯之情 。
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人们看到关羽之死以后,就不想再看下去?因为对于一些人而言,只有在关羽临死之前,才算上是一个美满的结局 。
一代忠义关二爷,人呢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很少有人能善终,关羽的结局虽然悲惨但是也算不错了,如果左右逢源那就没有现在的关二爷了 。
三国演义,关羽也算是一个悲剧的英雄了,实际上他的结局有点像蜀国的结局,有精彩的地方,有低潮期的地方,但是最后的结局从他入世的时候已经确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