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初级公式 三阶魔方公式最后一步( 二 )


oll :最后一层的方向 。 弗里德里希法恢复魔方第三层颜色的方法 。
最后一层排列的缩写 。 弗里德里希法恢复魔方第三层位置的方法 。
幸运案例:指魔方还原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幸运地自动跳转到下一步, 没有还原 。
来源:百度百科
2.点到线的更改:选择一个参照平面 。 右, 上, 右, 上, 上, 右, 右 。
3.线变L:以垂直线为基准面 。 右, 上, 右, 上, 上, 右, 右 。
4.l变成十:
以l左上为参考面 。 右逆, 上逆, 正逆, 上顺, 正顺, 右顺 。
5. (1)3个不在 以点在上且后为参考面: 右朝后:右逆, 上逆, 右顺, 上逆, 右逆, 上逆逆, 右顺 。
6. (上逆算法) 左朝后:左顺, 上顺, 左逆, 上顺, 左顺, 上顺顺, 左逆 。 (上顺算法)
7. 2个不在, 4个不在 2后4左:右逆, 上逆, 右顺, 上逆, 右逆, 上逆逆, 右顺 。
8. 有两个的 以朝后为参考面 左顺, 正逆, 左顺, 后顺顺, 左逆, 正顺, 左顺, 后顺顺, 左顺顺 。 找不到的 重复上面就形成了1)
9. .以对好的面正对着你为参考面 逆时针状态, 用上逆算法, 然后魔方转180度, 然后用上顺算法就ok了;
10. 顺时针状态, 用上顺算法, 然后魔方转180度, 然后用上逆算法就ok了; 其他情况也用上述算法做一遍就形成了上述状态魔方最后一步口诀:调整顶层边块的位置, 使之归位, 用三循环法, 即左面、前面、右面, 三个面的顶层边块顺时针或逆时针移动, 而后面(B面)不动 。 公式:
T7:(逆时针转)
R+U-、R+U+、R+U+、R+U-、R -U-、R2 。
T8:(顺时针转)R2、U+R+、U+R-、U -R-、U -R-、U+R- 。
魔方公式:
R:右侧转 。
M:中间单独转 。
L:左侧转 。
U:顶层转 。
D:底层转
F:面朝自己的这一面转 。
字母后加‘代表逆时针转, 字母小写代表双层转, 字母后加2代表转两次180度(如:U2=U+U) 。 注:魔方逆时针转两次与顺时针转两次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魔方还原思路:
第一步:顶层做出同色十字 。
第二步:使同色角块归位 。
第三步:使中层棱块归位 。
第四步:使顶层棱边归位 。
第五步:使顶层棱块归位 。
第六步:使顶层的角块归位 。
第七步:使顶层对应角块归位 。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魔方复原上左上右, 上右上左, 下左上上 。
魔方, 也称鲁比克方块, 台湾称为魔术方块, 香港称为扭计骰, 英文名字是:Rubik's Cube 。 三阶魔方是由富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 。 核心是一个轴, 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 。 包括中心方块有6个, 固定不动, 只有一面有颜色 。 边角方块(角块)有8个(3面有色)可转动 。 边缘方块(棱块)12个(2面有色)亦可转动 。
以英文Up(上)、Down(下)、Front(前)、Back(后)、Left(左)、Right(右)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来表示魔方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即U(上)、D(下)、F(前)、B(后)、L(左)、R(右) 。 当旋转魔方的右层时, 从右侧看, 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则用R表示这一旋转动作,若按反时针方向转动90°,则用R'表示这一旋转动作,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则用R2来表示 。 另外, 将夹层的运动RL'简单记作Rs(表示左右两层同时以右层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转动90°), 并将夹层的运动RL简单记作Ra(即右层顺时针转90°, 左层则与之反方向旋转90°), 而(RsFs)3则表示将RsFs的动作重复做3次 。
六面回字公式 U’D F’B L R’U’D
四色回字公式 B2 L R B L2 B F D U’B F R2 F’L R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