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词语大全 清明的词语有哪些

2020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十二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节快到了,教语文的郭老师帮大家整理了很多关于清明节的素材,快快来收藏吧!
与清明节相关的词语及典故
九原可作
赵文子与叔向游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 。作:起,兴起 。后谓设想已死的人再生为”九原可作” 。
扫墓望丧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 。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出自《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
墓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意思是人死了很久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
追终慎远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
一抔黄土
借指坟墓 。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冢中枯骨
指坟墓里的枯骨 。犹言死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 。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清明柳
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
禁火冷食
【关于清明节的词语大全 清明的词语有哪些】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下咽充饥 。
寒食飞花
出自唐代韩翃《七绝.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执兰招魂
上古的祓禊仪式包含了“执兰招魂”的环节 。在古人的观念中,水域一向被认为是阴界的入口,所以在这个亡者的魂魄如同春天的草木一般萌动苏醒的季节里,人们便在水边举行仪式,招魂续魄,祈求生命的安详 。
曲水流觞
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 。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
思时之敬
据宋《梦梁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
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 。“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
与清明节相关的佳句
1.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
2.细雨绵绵落人间,捧花默立在墓前 。雨滴当知离人意,犹如泪水撒地面 。一杯清酒敬祖先,但愿天国人平安 。生者当知先人愿,珍惜生活每一天!
3.清明节到了,人们纷纷到去世的祖先或亲人坟前祭扫,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怀念祖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饮水思源,我们在清明这一天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追思祖先的艰辛 。
4.清明不仅是祭奠死者的节日,也是迎接生机的节日 。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生机勃发,古人就有在清明节“插柳留春”的习俗,踏青、蹴鞠、荡秋千都是为了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并且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