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选购推荐 乒乓球拍选购( 七 )


四.拍框截面与接头的意义 拍框的截面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而最YONEX推出的MP系列拍在这三种截面的基础上改良了线槽的设计-详见MusclePower技术 。 箱形截面是较早出现的设计,它的最大优点是控球性能出色,但挥拍的空气阻力较大 。 翼型截面是出现的较晚也是现在用的最普遍的设计,它的优点是空气阻力小,挥拍更快容易击出快速、凶狠的回球,由于截面较薄其控球性略显不足,然而现代的羽毛球技术更多追求的是快速、凶狠所以这一设计更受亲睐 。 而第三种半圆形截面设计主要见于YONEX的CARBONEX早期和低端产品如:CARBONEX 6以下型号以及CARBONEX 8300、8200、8000等,应该说这一设计是羽拍从铝框向全碳过渡是的设计,其截面形状和铝框球拍的截面基本上一样,工艺制作比较容易 。 不过在后期YONEX又把这一截面缩小后用于其SLIM球拍,如ISO-SLIM10羽拍,其特点为:拍框只有9mm阔及5.5mm厚,从横截面来看,比传统拍框纤细了25%,能减低风阻及增加击球速度 。 而负面影响是拍框的强度和扭力性能下降 。 我个人的感觉是SLIM10更适合于单打而其双打的感觉不是太好 。
在实际羽拍中,除了采用单一的框形截面设计还常常采用组合框形的设计,如:CARLTON 的几种型号采用变宽度的设计,也就是拍框都采用翼形设计但拍头部分的拍框比下部的拍框要宽大约20%,用来加大球拍的攻击力 。 PRO-KENNEX LEGENDARY DESTINY型号总体采用翼形截面,但在拍框3点和9点位置加厚约4孔长度的截面,并采用球形胶粒减小震动 。 YONEX的VF系列采用拍框下部为箱形截面上部为翼形截面的设计,改善球拍的综合性能 。 YONEX的MPF在羽拍的走弦槽处采用肌肉形(或叫波浪形)设计,改变拍框和羽弦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羽拍的性能 。
接头从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从工艺上看有内置和外置 。 现在用的全碳羽拍从外观上来看都是一体的,其实绝大多数优质球拍都是采用了内置接头,只有极其个别的球拍采用的是jointless-无接头工艺,如YONEX CARBONEX-8000 型号拍子的扭力较差 。 由于羽毛球运动对击球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拍框和拍杆分开制作然后再用接头连接,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球拍的品质,重量和平衡点 。
外置接头的出现源于铝框羽拍的出现,外置接头在强度、扭力方面都不错,但它的重量偏大而且在接头和拍框的结合处应力集中,成为铝框球拍最易于断裂的部位 。 虽然它大多用于铝框羽拍但是也有用于全碳羽拍的例子:VICTOR的APOLLO型号就是采用外置T形接头的全碳羽拍,是当时VICTOR生产内置T形头的技术尚未成熟采用的过渡方案 。
内置接头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制成,从拍杆和拍框内部把他们联为一体,它克服了外置接头的弊病,但其工艺要求较高 。 主要用于全碳羽拍和铝框碳杆一体羽拍 。
是美国PRINCE(王子)公司的创意和专利,和T形接头相比其接头由于拍弦穿入的区域短,理论上其应力分布性能比T形头好强度更大,中间的几根主弦的长度加大从而弹性更好 。 96-98年时市场上采用Y形接头的羽拍较多见,一些国产的中低档产品也采用了外置Y形接头,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买点 。 而高档的品牌里只有PRINCE采用了Y形接头,手感等各方面和YONEX的羽拍差距较大 。
在选购羽拍时根据自己的打法,选择合适的框形对你的技术发挥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一般而言翼形截面是现在的主流,对于双打和击出攻击性的回球更有优势,而箱形截面应该更适用于单打 。 接头方面最好是内置接头,T形或Y形就差距不大了 。
五.材料与球拍的关系
70年代以前羽拍的材料几乎全是木材和钢管的天下,70年代开始采用了铝合金,现在完全是新材料的世界如:碳纤维、钛合金、高强度碳纤维等因为这些材料更轻、更强、更耐用也能吸收更多的振动与震荡,同时让球拍制造商在球拍的硬度、球感、击球性能的设计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