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 。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 。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
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
鉴赏
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 。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 。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驿馆中借宿 。长夜枯坐,举目无亲,又有谁来问寒问暖 。人无可亲,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 。“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 。“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
卖痴呆词(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
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注释】
1.除夜:即旧历除夕 。
2.凄然:凄凉,悲伤 。
3.霜鬓:两鬓白如霜 。
除夜(高适)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 。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 。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
-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 朋友走了告别的话简短
- 全国约50%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会影响就业率吗?
- 魔兽世界牧师最佳种族
- 内蒙古哪里的姑娘最漂亮最耐看呢?
- 你认为一个人最需要关心的是什么?为什么?
- 有人知道人什么关于古代男女送定情信物,而且是簪子和玉佩之类的诗词吗?
- 背单词最快记忆法
- 全球最名贵的五种摩托车是什么情况?
- 练出腹肌的最快方法
- 形容山水意境很美的诗 山水古诗名句最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