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泡姜片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二 )


吃姜虽好,但不能贪多 。
古代有个书生,看了《论语》后,就效仿孔子“不撤姜食”,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吃姜,哪怕盛夏极热,也不少吃 。
吃得浑身发热,口吐鲜血,大夫开了清热的药,吃了就好,停药就犯,反复了三年 。
后来,找到名医王孟英,起初王孟英也百思不得其解,对症用药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当听到书生说起自己学习孔子“不撤姜食”后,便恍然大悟 。
姜虽好,但吃得太多,则会胃燥生火,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 。
其实,孔子“不撤姜食”后面,还接了一句“不多食”,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多吃 。
俗话说,“早上吃姜赛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 。晚上的姜有毒?
姜的性质是发散生阳的,早上阳气就如同太阳一般,缓缓升起,所以,早上吃姜是符合人体规律的 。
但晚上阳气要收敛,阳入阴,才能安然入睡 。如果晚上还吃姜,姜会搅动阳气,阳不入阴,就会影响睡眠,还会让人燥热心烦 。所以,晚上不适合吃姜 。
古人只是把这个规律,用夸张的手法让我们印象更加深刻罢了,并不是到了晚上,姜就变成毒药了 。
但并不是晚上绝对不能吃姜 。比如,晚餐炒个青菜、蒸条鱼,放点姜末、姜丝是没有问题的 。
如果晚上淋了雨、着了凉,喝点姜汤驱寒也是可以的 。
姜是“呕家圣药”,可以温中散寒,但不能贪多 。
醋泡姜,用醋的收敛性质,防止姜的发散太过,加糖可以缓和醋和姜的刺激,不仅味道好,作用也更好 。
但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吃姜 。
秋季过后,到了冬、春、夏三季便是食用醋泡姜的好时节,醋泡姜有温阳健脾的好处,是居家可操作、可食用的保养佳品,特别适合阳虚人群食用 。
1、可缓解阳虚怕冷、手脚冰凉的问题
许多人到了冬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恶寒怕冷等问题,尤其是女性还会伴随宫寒痛经的问题 。此类人群多因阳气虚衰,导致寒邪阻塞气血运行,无法温煦四肢乃至全身 。
作为助阳佳品,生姜性温,有驱寒、除湿、健脾的好处,配合红糖有补中益气、补血健脾之功 。二者成分稀入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补阳、驱散寒湿、暖脾消积的作用,使体内的湿浊瘀滞通过二便排出,升阳除秽,从而有效缓解因寒凝水湿瘀积导致的手脚冰凉、怕冷等问题 。
2、可以缓解胃寒呕吐、饮食积滞等问题
生姜作为中医界的“呕家圣药”,其降逆止呕之功尤为突出 。而醋味甘酸、性温,有消积散瘀、安蛔解毒之功 。将醋泡姜中的姜醋汁加入温开水混合饮用,有很好的温胃散寒、消积止呕之功 。
醋泡姜中的姜醋汁,可引甘温入肝脾,排出毒素 。将其稀释加温后徐徐饮用,有疏肝理气柔肝、和胃消食、温中健脾导滞之功,对于胃寒呕吐、肠道虫积、饮食积滞、食欲不振、过食生冷性寒之品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
3、补养阳气,调节身体平衡
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虽性味辛温,但更适合夏季制作食用,春、冬次之 。因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外热一分则内寒一分,外在气候越热,则体内寒气便会格外重 。生姜对助养阳气有一定的好处 。
加入红糖与粮食醋,生姜主散、醋主收敛,一升一降,一沉一浮,配伍红糖温和偏性,可以缓解因过度受凉导致腠理闭合、寒凝水湿淤积体内,有调节人体内外平衡的作用 。
1、醋泡姜的制作
醋泡姜中姜尽量选择新鲜的子姜,因为老姜的性味过于辛辣,而子姜味道和口感更温和些,将其切片晾干水分;
然而生姜性味辛散,则需加入醋以收敛,避免发散过度,醋要选择粮食酿造的醋,因五谷为养,粮食醋更宜养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