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呢?有什么典故吗?

重阳节的来历与《易经》有关 , 《易经》中以“六”为阴 , 以“九”为阳 , 九月初九 , 日与月皆为九 , 为极数 , 故称“重九” , 也叫“重阳” 。此节日最早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 , 兴盛于魏晋 , 在唐朝正式立为节日 。
【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呢?有什么典故吗?】重阳节的时候 , 会举报一些庆祝活动 , 如登高 , 佩茱萸 , 饮菊花酒 , 因九月是丰收的季节 , 最初这个节日主要是来祭祀 , 后来慢慢演化成民间节日 。
因“九”为数字中最大的 , 意寓长长久久 , 健康长寿 。1989年 , 被定为“敬老节” , 倡导“敬老 , 爱老 , 尊老” 。2006年5月20日 , 重阳节被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录 。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 , 庆祝活动也略有差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