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原文: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 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 , 天下知与不知 , 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 , 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译文:我看李将军 , 老实敦厚 , 像个下人 , 不善言辞 。可在他死的那一天 , 天下人认识他的 , 还是不认识他的 , 都为他尽哀 。李将军忠实的品格 , 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 , 树下却被人踩出了一条小路 。”
王勃一句“冯唐易老 , 李广难封” , 让天下人无不长叹息以掩涕兮 , 哀李将军之命艰 。李将军真有这么命背吗 , 答案是否定的 。
李广的出身可谓光环绕身 。名将李信后人 , 世代骑射 , 李广骑射更是世上无双 。按我们今天的说法 , 那就是妥妥的官二代 , 学霸一枚;更甚之 , 称其为名将之后 , 学霸之花也不为过 。
这么好的一把人生牌 , 谁摸到了谁激动 。汉文帝都叹息道:李广 , 人才啊 , 可惜生不逢时 。汉景帝时 , 汉匈之间时有战斗 , 李广不负韶华 , 对匈奴作战异常猛敢 , 以致大臣们都担心的向汉景帝建议:“李广才气 , 天下无双 , 自负其能 , 恐亡之 。”
如此努力的官二代 , 学霸 , 怎么就落得没有一点战绩 , 最后悲剧谢幕呢?
我们先来看看李广的首秀之战 。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叛军时 , 李广战功最大 , 而且夺下对方战旗 。可以说这一战李广扬名立万 , 达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连权倾天下的梁王都对他垂涎 , 为拉拢他 , 私下授了李广将军印 。
李广竟然接受了 。吃皇帝的粮 , 领国家的军 , 竟然接受外人的印 。按我们今天的说法 , 这就是明显的吃里扒外 , 李广从此被汉景帝疏远 , 终其一朝 , 再无所建树 。
汉武帝时 , 李广王者归来 。汉武帝左右皆曰:“广 , 名将也” 。大有:“为人不识李将军 , 纵称英雄也枉然”的味道 。汉武帝求贤若渴 , 立马重用 。
铅华划过 , 李将军归来仍是少年吗?
非也 。
史记记载 , 李广治军极其简易 , 无所禁 , 士卒都愿意跟随李广 , 而不愿意跟随其他治军严厉的将领 。虽然司马迁极力为李广辩白 , 这样治军打仗也没出大问题 , 而且士卒乐为其死 。但是 , 司马迁广告打得好 , 关键得看疗效 。
几场事关汉匈命运的大仗打下来 , 李广的效果如何?
马邑之围 , 李广错失战机 , 根本没打 , 交了白卷 。
汉匈雁门关大战 , 李广全军覆没 , 自己也被生擒 , 后单身逃回大汉 。
汉武帝惜才 , 李广再次被启用 , 李广出右北平塞 , 攻击匈奴 , 结果被围歼 , 差点全军覆没 , 后张骞率军赶到 , 才没被全歼 。
汉匈最大一次规模战役 , 李广多次求战 , 得到跟随卫青出战机会 。此战 , 霍去病全歼匈奴左贤王 , 封狼居胥 , 获得最高荣誉 。卫青大败匈奴单于 , 前锋将军李广率全军迷路 , 前锋军跑偏成后备军 , 又一次交了白卷 。关键一战 , 却让匈奴单于得以逃遁 , 卫青蒙羞 , 李广自杀谢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