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影响十分深远 。它以慷慨激昂、粗犷悲壮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时刻抛头颅洒热血,在祖国危急时刻甘愿以身许国,杀身成仁 。
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江红》无疑是我国爱国诗篇中的最强音 。
【绝美宋词精选品读 满江红岳飞赏析】(岳飞画像)
一直以来,这首词的作者,都公认为是岳飞 。不过,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就出现了一些争议,认为《满江后》的作者另有其人的观点甚嚣尘上 。
那么,《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岳飞呢?
认为这首词的作者不是岳飞的人,主要持以下观点 。
其一,岳珂编撰的《金佗粹编》中并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 。
岳珂是岳飞之孙,三子岳霖之子,他将岳飞一生的诗词编辑成册,形成了《金佗粹编》 。但从1203年始,到1234年再刊此书,中间历经了30多年,都未曾收录《满江红》一词 。
而《满江红》最早始见于1536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他是根据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 。在此之前的宋、元两朝中,根本不见对这首词的记载,它只是出现在明中叶以后 。
其二,诗词中出现的地名和岳飞抗金路线不符 。
《满江红》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其中的“贺兰山”在南宋时期属于西夏的领土,在现今的内蒙古河套之西,根本不是当时岳飞抗击金人时的战斗地点 。而西夏在当时也并未与宋朝发生战争 。
岳飞伐金的最终目的是“直捣黄龙” 。而“黄龙”则属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并且方向和“贺兰山”完全相反 。
作为一代名将,在写诗作词时,不会犯此常识性的错误,“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
(岳飞伐金)
其三,《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诗词的一贯风格不符 。
岳飞曾作过一首《小重山》,其风格婉转低沉,舒缓惆怅,娓娓道来 。但《满江红》却激越慷慨,雄浑豪放,一泻千里 。两首诗词的风格相差太远,不符合岳飞一贯的风格 。因此不可能是岳飞所作,很可能是后人假借岳飞之名写成的 。
其四,《满江红》有可能出自王越及其同僚之手 。
王越是明朝中期的名将和诗人,曾三次出塞,收复河套地区 。他不但能“身率三军,决胜千里”,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长于诗赋,有很多首传世之作 。更为巧合的是,王越确实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取得过重大胜利 。
不过对于这些说法,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 。
首先,岳飞的后人为什么没有收录《满江红》?
众所周知,岳飞在1142年遇害时,不但家破人亡,父子被杀,而且还被抄家查封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的诗作是很难被其后人保存的 。更何况,岳飞冤死后,秦桧还把持朝政多年,他怎么会让岳飞如此充满正能量的诗词传世呢?
直到20年之后,岳飞才被平反昭雪,又过了若干年后,岳霖父子才开始收集岳飞的存世诗词 。在平反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岳飞一直是秦桧等权臣眼中的“谋逆”之人,他的诗作定会被封禁 。与其相关的诗词就此散失,是很有可能的 。岳珂的《金佗粹编》没有出现这首《满江红》,也是有可能的 。
(秦桧画像)
其次,为何《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迥异 。
岳飞是一位喋血沙场的将军,并非是专门写诗作词的文人,其风格并未形成 。况且诗人写诗时,和当时当地的境况有很大的关系 。即便青史留名的诗词大家,其风格也并非一成不变 。就像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笔端,依然可以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两种风格迥异的佳句 。
- 幼儿学古诗精选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 屈原名句精选
- 李清照的词精选之一 一剪梅李清照赏析
- 独特好听的男孩名字精选锦集
- 唯美语录精选短句阳光 唯美句子短句阳光励志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00字精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00字左
- 精选的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
- 100精选的早安语录
- 关于梅花的宋词赏析 描写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 美到窒息的古风句子 唐诗宋词名句精选及诠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