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指彭泽令陶渊明 。陶渊明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曾写《饮酒》二十首,他因家贫,而“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之故曾做彭泽令,在《归去来兮辞》中,亦念念不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此两典故,意在描绘滕王阁之会的繁盛一如当年之梁园,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
“邺水朱华”指曹魏邺下文人之会 。曹植《公宴诗》 :“秋兰被长阪 。朱华冒绿池 。”“临川之笔”指南朝谢灵运健笔凌云,“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这两个典故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 。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
【译文】远望长安如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如在云海间 。
【典故】日下,指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 。《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
8.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译文】思念皇宫却不被不召见,回朝为官不知道在哪一年?
【典故】《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
9.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译文】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 。
【典故】《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 。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逝,功业难就 。
10.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译文】使贾谊被贬到长沙受委屈,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
【典故】《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
11.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
【译文】喝下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
【典故】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婪,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后半句出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 。明自己矢志不移,不甘沉沦操守不变 。典故反用,用“觉爽”“犹欢”反衬人格高尚坚强 。
1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 谁可以给我讲个鬼故事?
- 小朋友睡前故事
-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 祝老师们的祝福语大全6字 教师节祝福语6字成语
- 你能自编一个科幻故事吗?
- 佛经故事:贫苦老太的一盏油灯
- 意境唯美的成语故事 唯美的成语故事
- 情感类故事怎么写比较容易打动人?
- 形容战争悲壮的成语分享 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 赤壁之战的故事概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