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喜欢吃的草头,即牧区的苜蓿紫英草,牧民们当蔬菜吃吗?( 二 )


我是无锡人上海长大 。无锡地方叫金花菜,上海人叫草头,北方牧区叫学名紫光苜蓿 。解放前我父母逃难到苏北,看見吃它都笑说吃草,后来不要啥钱也要买了 。这东西要重油才香,油少了有股黄孤浪气不好吃了,炒也简单放把盐,味精,白酒,一点酱油即可,苏北人也看明白了 。我在新疆,青海呆过至今不吃,我专门用这品种种了点,炒点吃吃,味道还是不对 。看来学名对了但具体的种和气候还是天差地别的 。
紫云英草和上海人吃的草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紫云英结的种子如同小鸟爪子,而草头结的种子如同小磨盘,所以叫磨盘草头 。
不是上海人喜欢吃草头,同样都是苜蓿尽管他的品种,甚至基因是一样的,但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不同 。特别是空气中的湿度完全两样 。品质会完全不同 。上海的气候湿润,空气中的水分丰富 。在特定的季节里,幼芽儿长的特别肥嫩,所以能吃也好吃 。一旦临近夏季 。空气逐渐干燥再加上温度的提高 。生长非常迅速 。这时的草头就不能食用了 。变得和他的北方兄弟一样了,只能喂羊和牛 。
这个草是弄错了,苜蓿就是红花郎,也有称紫苜蓿,深秋时节(白露秋分时节)稻子”灌浆”低头了,只等待完全长老熟了,就是苜蓿草下种的时候,等収完稻子以后,地不用翻耕管理,那时苜蓿草苗很弱小,经历了寒冬到立春天渐暖时,苜蓿草快速生长,大概惊蛰前后快速拔节,草非常嫩,而且有股淡淡的甜味,不管是炒吃或烧汤,都很鲜美,但此物长得太快,大致半月就有花箭从叶根冒出,很快开出紫红色花朵,就吃不得了,但它仍然是宝贝,可作猪羊牛的青贮饲料,晒干粉碎,在四川乡村拿来饲”架子猪”十分受欢迎,当地称”江西苕”菜,可能他们引进时把两个江弄混了,而且江苏(苏南)我们种得十分普遍,不但人吃,饲家畜,老草还加入河泥中作为农田基肥,肥效极好 。而你文中照片所示的草在苏南江阴武进普遍称”地盘清”或”盘地青,它在早春生长快速时也好吃的,但基本上都属野生的,炒吃青香,晚春开金色小花,所以也有人称”金花菜” 。它与苜蓿完全不一样,旧时代基本上没有人工栽种的,都是田边地角野生,割来作饲料为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