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宝宝的脐部如何进行护理?( 五 )


新生儿肚脐护理方法
护理工作要分成两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脐带未脱落前和脱落后两个变化的阶段 。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 。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就应将包扎的纱布打开,不再包扎,以促进脐带残端的干燥与脱落 。
处理脐带时,洗干净双手后捏起脐带,轻轻提起,用碘伏或75%的消毒酒精棉棒,围绕脐带的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每日1~2次,以保持脐根部清洁 。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 。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碘伏或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碘伏或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刚脱落脐带的新生婴儿建议用擦浴,不要弄湿肚脐 。婴儿不要下水,妈妈把纱布拧的半干往婴儿身上轻擦 。创面完全愈合后就可水浴 。
此外,在护理新生儿的脐带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 。
1.妈妈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脐部 。
2.在宝宝洗澡 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 。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贴上防水贴 。
3.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碘伏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
4.脐带进行结扎后24小时之内,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血 。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液或者渗血 。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 消毒 结扎 。
5.每天要用碘伏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 。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碘伏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 。并包扎无菌纱布 。以后定时进行换药 。如果棉签脏了,就要及时换掉,不要用脏的棉签反复擦拭,这样会感染和发炎的 。
6.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 。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肚脐化脓(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或脐窝周围皮肤发红的,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 。
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 。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 。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以上情况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
这个问题收藏了几天了,一直没有时间来回答,今天剩余一点时间抓紧来回答一下,希望帮助到你 。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之间的条索状组织,是母体与胎儿之间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被结扎,但此时脐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细菌入侵的主要通道 。如果护理不当,可导致感染或者其他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