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堂皇这个词 , 是个贬义词 。
比如用这个词造句: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 , 多做些事情 。
这是我们对于这个词的普遍认知 。
不过要看历史原因的话 , 就会发现 , 冠冕这个东西 , 是没有办法不堂皇的 , 毕竟古人的衣冠根据不同身份要有不同的花纹 , 而冠冕 , 又指的是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
古人的衣饰都是跟政治因素挂钩的 , 舜帝用十二章纹用作衣袍的装饰 ,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 , 十二章纹直接成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 。
而顶在头上的冠冕 , 更是被人看重 , 儒家讲君子必须要正衣冠 , 很多人当时在战场上战死也要正衣冠 , 有的诸侯国的国王因为见大臣带了不符合场合的冠冕就直接被嫌弃了 。
根据相关记载 , 冠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鸟兽的头型而来的 , 人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 , 加以模仿和改造 , 加上了对于礼仪的讲究 , 冠的基本形状也就出来了 , 当然 , 这种讲究是根据身份和用途来定的 , 譬如是祭祀还是上朝 , 是文官还是武官 。
但无论是什么用途什么样子 , 发冠的基本结构都差不太多 , 并且需要簪插在发上使其稳定 , 牢固和美观缺一不可 。
可见 , 古人对于冠冕的讲究 , 不比衣服上的花纹少 , 毕竟根据《论语·尧曰》里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 , 尊其瞻视 , 俨然人望而畏之 , 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当然 , 抛开统治者和官员 , 涉及到个人 , 男子的成人礼 , 就是冠礼 , 按周制 , 是为二十岁 , 故而中国人在男子的二十岁时候称弱冠之年 。
但后来几经变化 , 各地定的岁数不一样 , 一般是为15到20岁之间 , 冠礼之后 , 意味男子成年 , 可以婚娶生子 , 形式上十分隆重 , 在古代社会十分重视 。
古代的冠礼 , 要在宗庙内举行 , 举行之前 , 还需有人为受冠者算好良辰吉日 , 十天里面没有好日子 , 就往后顺延十天 , 如此一来 , 若有身份尊贵的男子举行冠礼 , 只要买通占卜的人 , 这个男子就迟迟不能算是成年人 , 对当事人的政治生涯影响很大 。
而算出了好日子之后 , 需要在前三日选出主持冠礼的人和加冠的 , 加冠者一般为受冠者父亲 , 冠礼上 , 也会完成取字这一重要内容 。所以 , 一个古代男人 , 只有在接受冠礼之后 , 才会有字 , 之前是没有的 。
在冠礼之后 , 具体要戴什么样的冠又是一门讲究 。
古代男性的冠不仅是一种成年男子身份的象征 , 更象征了自己的身份 , 而除了身份 , 还有场合的适用 , 而为了适应这么多不同的区别 , 这发冠上的装饰和花纹自然也是繁复的 。
例如在朝堂上 , 文官和武官的发冠就不能相同 。
武官的发冠左右两边各有一根羽毛 , 羽毛是为鹖尾 , 鹖这种鸟性好斗 , 盯上敌人后就是至死方休 , 在武官的发冠上插上插以鹖羽 , 是要让武官记着要英勇对敌 , 这样的冠被称为鹖冠 。
- 上句:酒不醉人人自醉,下句:君不恋我我恋君,下句怎么接?
- 2012年9月思想汇报范文 2012年3月思想汇报范文
- 朝鲜有平原吗
- 海边的唯美句子大全
- 三嫁惹君心凤舞的真实身份
- 写给情人的浪漫诗句 为君消得人憔悴诗句的全诗
- 古风洒脱有意境的句子
- 月上重火讲什么
- 什么人不能养君子兰
- 别克君越排气管漏水正常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