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三 )


由于地震强度高,列度大,进而引发大规模地表变动,造成山体滑坡 。大量下泻的岩石冲入附近的岷江中,致使岷江干流被拦腰截断 。
除了岷江被截,强震还形成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由于河水流淌受阻,导致岷江河水倒灌,镇后的叠溪古城尽数被淹 。而那些堰塞湖由于湖水不断上涨,终于在当年的10月9日发生溃决,这次溃决引发的大洪灾,又夺走了2000多人生命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事实上,叠溪大地震同其他大地震一样,在地震发生前亦曾出现许多异样 。诸如:鸡犬不宁、老鼠满街乱窜、乌鸦惨叫、不明来历的光,声音等 。不仅如此,地震发生当年,该地气候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极端天气增多,强降水、冰雹接踵而来 。
地震发生后,由于当时国力贫弱,国民政府没有足够能力让灾民获得急时有效的救助,导致很多人侥幸躲过了大地震,却葬生在了震后的洪水、疫病、饥饿当中 。
11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烈的8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1万7千多人失踪的人间惨剧 。
亲历过那场地震的人,面对灾难突然降临时的惶恐无助,绝望悲怆,至今仍刻骨铭心 。在地动山摇,天昏地暗的那一刹那,仿佛末日来临,地陷房塌,滚石飞沙,山河变色,沧海桑田 。成千上万温馨的家庭就此荡然无存,无数的亲人从此天人永隔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汶川地震现场)
其实,在四川历史上,还发生过了一次大地震,这就是86年前的叠溪大地震 。那么,那场大地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 。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 。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 。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 。
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 。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于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 。”
这座始建于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城,历来为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 。
汉武帝刘彻在此设蚕陵县 。唐代时,更名为翼针县 。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驻军,设置叠溪千户所 。后蜀年间,为蚕陵县城 。清代时,为叠溪营 。民国时期,改为蚕陵乡 。
古城对面遗留有“擂鼓山”和“点将台”,城外设有“校场坝”,城北有“玉垒古洞”,上书“蚕陵重镇”几个大字 。
叠溪镇自古就是西出青海和甘肃的必经要道 。这里常住着300多户人家,城内石板街道两旁,商铺林立 。饭店布行、米铺药铺、当铺银号、茶坊酒肆一应俱全 。来往商旅军民,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繁华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叠溪镇在地震沉陷中形成的海子)
有着如此厚重历史和美丽风景的古城,在大自然面前,却显得如此羸弱和不堪一击 。
地震发生前,茂县一带出现很多预兆 。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酷热难当,时而狂风暴雨,间或冰雹倾泻 。叠溪城附近的岩洞中,经常听见如牛吼的地声,尤以下午为甚 。居民们议论纷纷,并成群结队地前去聆听 。城内清澈的水井,突然浑浊不堪,后来干脆干涸了 。山上的野兽在大白天进入村庄,家畜狂躁不安 。
地震发生的一刹那,人们听到从地底下传来怪响 。从最初的细若游丝,到后来的声如滚雷,直至地动山摇,山崩地裂,飞沙走石,烟尘弥漫 。整个叠溪古城,在数十秒钟之内,全部陷入地下数十丈,被周围的崩塌的大山掩埋覆盖 。城内的数千居民,甚至还没来得及喊出“救命”之声,就已经被大地吞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