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八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1933年,我国的经济很是不发达,更不用说什么可以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进行援救,此外,当时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内忧外患,面对外来国家持续性的侵犯,国内没有一个强大的队伍能够抵抗,在人祸不断的国家内,人命如草芥,又怎么来指望这样的一个国家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其次,当时的通讯方式靠的主要还是报纸,虽然有人可能会注意到,但是非和平时代,看惯了生生死死地人们也只会去为他们悲伤,但是确无能为力,因为活着的人经历的苦难还要更多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另外,这场灾难太大了,大到了让一个古城消亡,幸存者少之又少,在那个时代,活着就是一个幸运,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地震后的遗迹,震后它形成了一个现在被我们称作海子的地方,在旅游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来源罢了 。1933年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让一个原本繁华,历史悠久的城镇瞬间化为一片灰烬,无数家庭破灭,人员死伤不计其数,虽然以前的你可能不了解,也可能不知道,但是逝者已逝,我们能做的只是去追寻,去怀念,记住他们,记住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
1933年8月25日(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初五)下午15时50分左右,一场惨烈大地震悄无声息的突降巴蜀大地,这就是20世纪著名的大地震之一——叠溪地震,又称茂县大地震 。
茂县等岷江沿岸属高山峡谷区,又正处于两大板块结合部,印度板块仍在向东北方向飘移,挤压青藏板块 。故龙门山,岷江中上游一帶地震频发,山体被震破碎松动,极易发生高位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害 。地壳板块为何会飘移?主要是受上地幔软流层的对流运动所致 。向上的对流运动区会撕裂地壳,向下的对流区域会使地壳受挤压甚至沉灭 。故地球表面会有沧海桑田之变 。人类演变才二百万年的短暂时间,虽看不到巨变,但火山,地震是有体验的了 。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较为稳定 。青藏原中心区属高原地貌,相对高差小于东南边缘的高山峡谷区,发生上述次生 害相对较少 。
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 。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于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 。”这座始建于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城,历来为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 。汉武帝刘彻在此设蚕陵县 。唐代时,更名为翼针县 。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驻军,设置叠溪千户所 。后蜀年间,为蚕陵县城 。清代时,为叠溪营 。民国时期,改为蚕陵乡 。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四川是多灾地区,但是这里的人民从来没有被打倒 。一次次地震,一次次站起 。希望科技越来越发达,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