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及作品 盛唐诗人有哪些( 二 )


本名:王维
别名:王右丞、诗佛
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蒲州(今山西永济)
出生日期:701年
逝世日期:761年
主要作品:《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主要成就:盛唐山水诗派代表,开创水墨山水画派
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
本名:孟浩然
别名:诗星、孟襄阳
字:浩然
号:孟山人
所处时代:唐代(盛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北襄阳
出生日期:689年
逝世日期:740年
主要作品:《孟浩然集》《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主要成就:山水田园诗创作
派别: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
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孟浩然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本名:刘禹锡
别名:刘宾客、刘中山、诗豪
字:梦得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河南郑州荥阳
出生日期:772年
逝世日期:842年
主要作品:《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
主要成就:永贞革新、诗歌创作、治理州郡
官职:同州刺史 太子宾客 秘书监
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中文名:王昌龄
字:少伯
别名: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
逝世日期: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主要成就: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
作品风格:语言精炼、意味浑厚
王昌龄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