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和诗境 化做春泥更护花上全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出自晚晴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其五》 。
这一个已亥年对于龚自珍来说是不大友好的 , 他已经四十八岁了 , 原本文名满京华 , 却因为“丁香花公案”被驱逐出了京城名流圈 。混迹下僚 , 一事无成 , 甚至生活都陷入拮据 。
“丁香花公案”是指龚自珍与明善堂侧福晋顾太清的绯闻 。这个事情并没有定论 ,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曾经含沙射影地自曝 , 让坊间世人多有猜测 。不过自古文人士子多风流 , 两人诗词相契 , 互相欣赏 , 也不算什么奇事 。
龚自珍在诗里写道:“空山徒倚倦游身 , 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 , 临风递与缟衣人 。”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和诗境 化做春泥更护花上全诗】这也就罢了 , 偏偏他要在后面自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 。这里的“宣武门内太平湖” , 指的是乾隆曾孙、贝勒奕绘的府邸 。而“丁香花”、“缟衣人” , 则被认为指代奕绘的侧福晋顾太清 。
如今大多认为龚自珍是在京城被排挤 , 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愤而辞职东归教学 , 以图从另外的角度报效国家 。如果不是工作、生活、感情受到多方面打压 , 一个正常的京官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辞职的——毕竟他还只有四十九岁 , 是仕途的黄金年龄 。
《己亥杂诗》总共三百一十五首 , 写于他辞职返乡和后来北上迎接家眷的图途中 。其中大约有十分之一却是写他和另外一女子的情感 , 可见当时龚自珍年富力强 , 生命力旺盛 。但是他却在回乡后两年离奇暴毙 , 所以也有猜测还是因为“丁香花公案”的遗祸所致 。
大概了解了这些背景 , 我们就能清楚龚自珍在写这首《其五》时的心理状态和意之所指了 。才写第五首 , 那是刚刚辞官 , 第一次动身返乡之时 。这时的他 , 有不得已离开政权中心的遗憾 , 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 还有对丁香花的留恋 , 更有对自己报国之志异地而生的期许 。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 , 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七绝 。
平仄完全合律 , 没什么好讲的 。只不过这个“斜”到底读“xié”还是“xiá”?听国家的 , 就读“xié” , 不过就不押韵了 。听老祖宗的 , 就读“xiá” , 是押韵的 , 不过去年起的小学生以后就会嘲笑我们读错字了 。
龚自珍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中说写诗要“诗与人为一 , 人外无诗 , 诗外无人” , 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
这首小诗就是最纯正的叙事抒情作品 , 前两句写事情起因和感慨 , 后两句则通过比喻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和志向 , 将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 让读者能够轻松代入 , 体会他当时复杂的情感 。
“浩荡离愁白日斜” 。离别京都的愁绪浩如水波 , 起伏难平 , 像落日西斜处延伸 , 无边无际 。
这里将自己浓厚的离愁用烟波在落日下蔓延的样子形象化 , 非常贴切 , 生动 。这也说明他就算是自己请辞回乡 , 对奋斗了十几年的京城 , 对这里的人和物 , 还是有眷恋之情的 , 要不然何谈离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