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陶渊明原文 闲情赋原文及翻译( 七 )


第五节诗人由美人乏不可求回复到自己平生志愿之不得遂上来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陽而流叹; 步徒倚以忘趣,色惨凄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瓢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悼,譬缘崖而无攀 。”这里梦中情人 已退居次席,作者开始比较直接地表现自己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一事无成而时光易逝的惆怅 。坐卧不安,神魂飘游,是为了那始终追求不到的梦中情人 一般美好而又缥缈的理想 。
赋之末节,诗人经过一夜 辗转苦思,终于在无计可施中放弃了追求,也平复了烦燥不安的情绪 。“ 于是毕昴盈轩,北风凄凄 。久久不寐,众念徘徊 。”四字句的再次加入,表明情感的再度转折 。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运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郡南》之馀歌;但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诗人极力使自己认为没有希望,万种相思只是徒然自寻烦恼,以让自己完全放弃努力也放弃心愿,让他胸中的郁闷与梦幻付诸清风流 水 。发乎情而止乎礼,浮想联翩的白日梦终究没有什么意义,诗人要摒除各种杂念,保持一片纯心 。
通观全赋,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 。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诗人之心仍然恢复为一汪死水 。
这篇赋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辞句清丽,灵活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其中的十愿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荡除了汉赋那种着意铺排、堆砌辞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因此被人们久诵不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