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的意境及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二 )


如果前两联仅仅是欣喜、雄伟 , 那此时登上巍峨高耸的岳阳楼、望见浩瀚无垠的洞庭水的杜甫 , 必定是“会当临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可惜时光不能回转 , 五十多岁的杜甫在向远处望去 , 满眼望见的不是二十岁的自己 , 而是垂垂老矣: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这一句真是把老杜一生的悲痛孤独都写尽了 。
所以说杜甫是真的苦 , 亲朋好友不说 , 连小儿子都在饥寒交迫中饿死了 , 我说杜甫最爱提到一句诗“致君尧舜上” , 他还“窃比稷与契” , 这都是历史上的圣人、贤人 , 杜甫以他们为榜样 , 可是到如今得到了什么呢 , “老病有孤舟” , 年轻时的理想一个也没有实现 , 反而落下一身病痛 , 现在也不追求什么理想了 , 只希望这一叶孤舟 , 能载着我回到故乡去吧 。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这一联真是杜甫伟大的体现 , 你看杜甫都经历了些什么 , 想见朋友 , 结果“访旧半为鬼 , 惊呼热中肠”;心疼儿子 , 结果“入门闻号啕 , 幼子饿已卒”;思念妻子 , 却只能“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好嘛 , 亲人朋友都没有 , 你好歹给我个不错的身体吧 , 结果呢“行步欹危实怕春” , 走路都困难了 , 自己这幅病态都不好以面对生机活力的春天 , 好家伙 , 现实的残酷把人老杜都整得自闭了 。
但是 , 又一个但是 。
就这样一个杜甫 , 他最后想的还是家国百姓 , “戎马关山北” , 祖国北方还有多少地方在经历兵荒马乱 , 还有多少叛军没有彻底平定 , 战争一日不停 , 百姓又何来平安生活?我如今在洞庭湖上看到这大好河山 , 真是忍不住哇哇大哭 , “凭轩涕泗流” , 可以想见这个白发搔更短的垂暮老者 , 倚在岳阳楼的轩窗上痛哭流涕的样子 。
这就是杜甫啊 , 即便是自己遭遇了多少不幸、命运带自己有多么不公 , 可他始终心系天下 , 从来没有想过要从生灵涂炭的现实中逃出来独善其身 , 一直到他临死的最后一刻还是这样 , 浪漫不羁的李白也许就很难做到 , 所以我认为杜甫在某种意义上是超越李白的 。
承载着老病的那一叶孤舟 , 最终也没能带着老杜回到故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