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的意境及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杜甫啊 , 杜甫 。
李杜李杜 , 大唐诗坛的双子星 , 我爱李白的浪漫绝尘 , 那是我作为一个人的理想生活;相比之下 , 杜甫好像有点逊色 , 他的诗没有李白那么痛快淋漓 , 他做人也不像李白放荡不羁 , 人人都想成为李白 , 至少跟李白交个朋友 , 但恐怕少有人想成为杜甫 , 毕竟老杜所受的苦 , 一般人承受不来 。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的意境及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欲登岳阳楼 , 先看洞庭水 。岳阳楼就在洞庭湖旁边 , 登楼即可窥见洞庭全貌 。
这洞庭湖在古代诗歌中的地位可不一般 , 老早老早屈原大大在九歌中就写过“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又有李白《游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 , 将船买酒白云边” , 你想想 , 屈原李白都点过赞的旅游景点 , 杜甫想拔草都拔不掉 。
所以杜甫一上来就“昔闻洞庭水” , 然后才“今上岳阳楼” , 很久很久以前 , 我就听说过洞庭湖的秀丽风光 , 心中充满了向往 , 但我们这个时代没有飞机高铁 , 想去旅游还是很困难的 。今天我终于迎来了机会 , 可以亲自登顶岳阳楼 , 俯瞰洞庭水 。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吴楚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楚国 , 约等于今天的江苏两湖地区 , 坼(chè)是分裂、分开的意思 。大概洞庭湖这里就是当年吴楚两国的国界线吧 。杜甫从岳阳楼向下看 , 茫茫一片湖水没有遮拦 , 什么两国的分界线 , 不存在的 。
乾坤代指天地 , 头上是天 , 天光云影 , 脚下是水 , 波涛起伏 , 水天相接 , 杜甫站在岳阳楼上 , 就好像随着洞庭湖中的波涛 , 在天地之间起伏 , 这就叫气势 , 洞庭水浩瀚无涯 , 仿佛把天地都笼罩在其中 。
是洞庭湖笼罩了天地 , 而不是天地笼罩了洞庭湖 , 这是杜甫“昔闻”洞庭之美 , 心中常怀着向往 , 如今终于登上岳阳楼、望见洞庭水 , 了却了心中的夙愿 , 多么欣喜啊 。所以这两句写得非常雄伟有气势 。
但是 。
这两句诗确实有欣喜、有气势 , 可他都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起伏 , 这是一种动荡 。联系时局 , 当时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 , 官军刚刚收复了河南河北 , 战乱还未彻底平息;再联系自身 , 数不清这是漂泊的第几个年头了 , 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
所以 , 在欣喜和雄伟之中 , 还藏着杜甫内心深处的动荡不安之感 , 这不是过度解读 , 且往下看 。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这一联十个字 , 真是不要太妙 ,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是在今昔的对比中 , 衬托出夙愿得以实现的欣喜 , 接着“吴楚东南坼”烘托出洞庭水的浩瀚雄伟 , 然后“乾坤日夜浮”在洞庭水和岳阳楼的雄伟浩瀚中 , 隐隐地体现出一种动荡不安 , 然后一个微妙的转折 , 坐实了内心的动荡不安 , 也证明了前面的说法并非过度解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