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 三 )


在古代,猪和龙同意,都是指同一种动物,即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猪,龙也不是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龙 。只是后来龙被极端神话以后,二者才有了截然不同的区别和待遇 。东晋时期大文学家孙绰曾有一首有名的 《列仙 .商丘子赞》,里面有诗写道 :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倘遇风云,为我龙摅!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写得特别好,只有蓝天候王述故意嘲笑他说,近来孙家儿郎写的赞文,居然说,什么是真猪 !尽管猪变成凡物,但是仍然在民间有比较高的地位 。比如大的祭祀活动,以及重要的宴席,都少不了猪肉,猪肉也被美其名曰"大肉 "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吃猪头肉的习俗,估计还是跟猪与龙的渊源有关,借猪头比龙头,吃 "龙头肉 ",图个好彩头 !
龙抬起头,当然要吃肉,猪头便宜,牛头贵,

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

文章插图
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马上就进入农历二月了,根据民俗民风,二月初二,这又是年过完后的第一个节日,被称为“春耕节”、“春龙节(青龙节)”、“农事节” 。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吃猪头肉呢?其实这是原来祭祀活动后的“副产品” 。
我们看下图片不难发现,平时我们家养禽畜与古代人们想象中的龙头哪些相象呢?应该是猪马牛羊吧 。而以前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牛是农耕工具,相对而言贵重,数量又少,不舍杀生 。至于羊嘛,分布不普遍,肉有骚膻味等原因也落选,所以替作龙头作祭祀供品的“光荣任务”就由猪来担当了 。
那为什么要龙头祭呢?龙头,意味开始,意味领头,不是今天还有龙头企业之说吗?而古人按天象“二十八宿”的东南西北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同时又把春耕秋收的农事规律与天象相联系,如春耕开始,苍龙星宿正好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为祈求安顺,于是就出现祭龙,而龙不可得,则用猪头替代 。
更重要的是过年先人有杀年猪的习惯,一般百姓平日肉是很少有吃的,于是在农村,年前杀头猪,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分分,即是很隆重的事了,吃肉穿新衣可是一年的期盼,是平日生活的奢念,但除了吃肉,还有过了正月二月二祭祀所需,那么猪头在前面是不舍得吃掉的 。二月二,祭祀完了,这留着的猪头当然不还有“任务”,就是给自己再当牙祭了 。
于是,吃猪头逐渐成了风俗 。我们把上述的情况综合起来看,为什么二月二吃猪头不就清楚了吗?这也与二月二龙抬头要剃头的概念是相关的 。因非这个问题,当下不表 。
农历的二月二是古人迎春的日子,所谓的龙抬头就是只经过了冬眠,百虫开始复苏,所以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
那么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农耕社会最重要的播种为主开始了,这个时期古人一般都会要祭天拜神,“猪”和牛是当时祭祀时祭天时常用的祭品,祭祀仪式举办完后,一般的祭祀用品都会被参与祭祀的人分食,以证明得到了祥佑的庇护,所以慢慢的习俗保存下来以后,吃猪头肉就变成了祭祀,参与祭祀享福祈福的一种行为,流传到了如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