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粥断齑(huà zhōu duàn jī)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 。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 。
这个成语是由北宋大文学家 , 政治改革家 , 军事家范仲淹身上得来的!
范仲淹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授参知政事 , 即副宰相职 ,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官职了 , 也是范仲淹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范仲淹最有名的文章是《岳阳楼记》!
但范仲淹从小却是从吃苦受罪中一路坎坷走过来的 。
【划粥断齑体现的道理 划粥断齑的故事】他两岁的时候 , 父亲范墉去世 , 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山东淄州人朱文翰 。很长一段时间内 , 母亲一直瞒着他的身世 。在认祖归宗之前 , 他的名字一直叫朱说 。
后来 , 这个朱说从朱氏族人那里得知自己祖上是苏州吴县人 , 姓范 , 于是他就跑到苏州去认亲 。结果苏州范家怕他前来分夺家产 , 起初不愿相认 。后来朱说将母亲搬请到苏州 , 才得认祖归宗 , 改名范仲淹 。
稍长 , 范仲淹开始走上科举之路 。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 , 范仲淹干脆搬到山中寺庙去潜心自学 。后又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入学院学习 。
“划粥断齑”这个成语就发生在范仲淹应天府求学时期 。
其时 , 由于范仲淹已到苏州认祖归宗 , 故而山东朱家对其接济顿减 , 而苏州范家更是无人接济 。这就导致范仲淹在应天府求学之路艰辛备偿 , 比我当年于城头求学稍苦!范仲淹他别无他食 , 每天煮一次粥 , 待粥凝固后 , 用刀划成四块 , 早晚伴着腌菜 , 各吃两块 , 如此持续数年 。这就是“划粥断齑”之出处了 。这个成语单赞范仲淹求学之艰辛 , 意志之坚定!
许多人从范仲淹身上 , 看到了春秋时贤人颜回的影子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 , 此人家贫 , “一箪食 , 一瓢饮” , 跟着孔子艰难求学 。虽然生活如此艰苦 , 但“回也不改其乐!”故孔子称赞其曰“贤哉!”
后来当地官员听闻范仲淹的故事 , 十分敬佩 , 派人给范仲淹提供饮食 , 但范仲淹拒不接受 , 他说 , 一旦我接受了美食 , 以后就怕再有白粥咸菜会吃不下了!
吃得苦中苦 , 方为人上人!欲求生富贵 , 当下死功夫!27岁那年 , 范仲淹考中进士 , 从此登上仕途 , 成为北宋星空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 人生成功与人生幸福,哪个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 一篇成功的演讲稿要体现哪些特点?
- 断齑画粥的故事主要内容 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出处
- 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自强不息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 王者荣耀游戏体现团队意识吗?
- 赤壁赋体现的人生态度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体现思乡的10首著名诗歌 关于思乡的诗歌有哪些
- 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古诗 自强不息的古诗及含义
- 十句话体现出女人的口是心非
- 珠峰登顶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