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性味:咸,寒。而煅石决明性味仍是咸,寒而不是咸,温。煅了之后怎么还是寒呢?

回答过关于石决明和煅石决明的问题,两者区别不是很大 。
锻制只是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分明火煅和焖锻 。目的是为了容易粉碎易于有效成分煎出或焖煅存性 。
关于石决明煅后性寒性温之疑,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中药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的是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的影响所起的作用特点,而不是药物本身,在人体之外给人感官留下的感觉和印象 。所以说,认为生石决明性凉,煅后就应该是温,是凭感觉想象而已,没有弄清楚四气的真正含义 。
四气的确定依据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即是说,中药药性的寒热温凉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
【石决明性味:咸,寒。而煅石决明性味仍是咸,寒而不是咸,温。煅了之后怎么还是寒呢?】无论是生石决明还是煅石决明都用于清肝热,平肝潜阳,这是自有中医使用石决明以来治病经验的总结,是对热症有确切作用的,所以药性都是寒 。
这是我做为一个中药专业的人,从中药药性本身定义出发,给予的解释,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石决明实际上有诸多品种,并非煅烧后寒性都不变 。
一般来说,九孔鲍、七孔鲍、皱纹盘鲍、关海决、羊鲍在煅烧后寒性略减,而盘大鲍、耳鲍、白鲍、紫贝等经煅烧后寒性会明显减轻 。
此外,石决明煅法不一,有照明煅、炉火煅、坩埚煅、谷皮煅、盐煅等,照明煅和坩埚煅对寒性影响最小 。
至于寒性问题,主要是因为煅烧过程并不会破坏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化学性质,根据每个品种所含此类物质的多少,因而有些品种寒性只是略减,有些则明显减轻 。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目眩晕 。
煅石决明,减寒凉之性,加强收涩之功,多能平肝敛肝,用于骨蒸劳热,青盲内障,外伤出血在;盐石决明;增咸寒滋阴之力,长于补肝益肾,滋阴清热 。
且所谓寒性,并无绝对标准,可重可轻 。煅后的石决明虽仍归为寒性,但实际上寒性已经减轻了 。
煅石决明就是用石决明煅制而成的中药,煅石决时的药效和石决明是差不多的 。而关于煅石决明,最早记载于《海药本草》 。
《海药本草》:“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外黑处并粗皮,烂研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 。”《普济方》:“火煅存性 。”现行,取净石决明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 。
煅石决明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石决明差不多的 。石决明:性寒清肝火,质重平肝阳,兼有养阴明目之功,凡肝阳上亢、肝火目赤及阴虚目暗等证均为常用 。
1、煅石决明:味咸,性寒 。归肝经、肾经 。常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
2、平肝潜阳 。能清降肝火、平肝潜阳,可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
3、明目退翳 。可治疗肝热目赤、羞明肿痛 。
4、利尿通淋 。可治疗小便不利,砂石淋痛,痈肿疮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