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公孙敖刚刚失掉了侯爵,担任中将军跟随大将军,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和自己共同来和单于对阵,因此就把李广调离了 。
李广也知道内情,就坚决向大将军陈请,大将军卫青没有同意 。
卫青和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取得战果只好回兵 。因为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会合,出兵东道 。大军没有向导,有时迷路,落在大军后面,回兵后卫青询问迷路的情况,以便向皇上汇报行军不利的原因 。
李广面对卫青的询问置之不理,大将军就派长史去责问李广的部下 。
?
李广爱护士兵
李广忍无可忍,说:“各位校尉无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 。我现在就去幕府对质候审 。”
李广对部下说:
我从少年时到现在,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的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了 。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尚思修善】说:被誉为“长城”的一代“战神”就这样死了,而且死得如此“窝囊”,一生经历过文帝、景帝,一直到汉武帝,经历过大小七十余战,给匈奴以重创,结果到后来竟被汉武帝认为此人“不祥”,对卫青说,将军年老,屡次不走运,不要安排他单独和单于交锋,以至于看着到手的功劳得不到而“英雄气短”自杀身亡 。为什么?
?
从历史中读出规律
难道真像是星象家王朔说的那样:
没有比杀害投降的人罪过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您之所以不能被封侯的原因了 。
“杀降不祥”!李广从文帝当初所说的,你要是出生在高祖时期万户侯也不值一提,到最后自杀身亡仅仅就是因为杀降!
司马迁最后评价他说: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司马迁虽然夸赞李广的德行能感动众将士和老百姓,奈何自己的“杀降”行为违背了天理 。
?
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因果史
李广之前更有战国时秦国的“战神”白起,曾经在“长平之战”中埋葬过四十万投降的士兵,他怎么样了呢–自杀身亡 。白起最后的遗言是:
我本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几十万人,我却使诈把他们全部活埋,仅此一条,就足够让我去死了 。(史料《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而在李广之后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个将军也因为杀降当天就得了重病,不久就死了 。他就是东吴的名将程普 。
我们一般认为,两国交战深仇大恨,恨不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天道不是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
?
上天有好生之德
东汉开国名将邓禹,有一句著名预言:
我一生带兵百万,从未滥杀一人,子孙后代一定有显赫之人 。后来,邓禹的孙女成为皇后 。邓家以邓禹“阴德”之功,荣显整个东汉 。
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因果”史,我们都活在自己的以前的“因”里,并且又为将来的果报继续种“因” 。
因此说: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因果 。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在历史的不断更替中,从历史上方方面面不同的人物中,就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甚至能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能说 。
- 薛谭学讴的注释及赏析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二则翻译及原文
-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注释拼音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注释
- 管晏列传原文及注释 史记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 望天门山的注释和译文 望天门山古诗意思解读
- 当仁不让于师注释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 黄香温席英文翻译 黄香温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扁鹊见秦武王注释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