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种现象有文化和医学现状两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无良医生和媒体的推波助澜 。
首先是文化上的,目前的“反疫苗运动”以美国为最知名,而且很多还是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收入比较高的群体 。比如好莱坞明星,IT界人士,媒体人士等等 。有文章分析这和近代以来美国推崇个性化有关 。诚然,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对各种个性都采取最大的包容,但同时也给一些愚蠢的个性留下了生存空间 。在几十年前被认为是愚蠢的行为,现在就可能被当成个性时尚 。
在医学现状上,传染病已经不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尽管近年来美国多地出现了麻疹流行,但总的来说依然是少数,和麻疹疫苗强制接种前的流行惨状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历来的传染病也有这样来回反复的趋势:一代人经过广泛接种让传染病变得罕见,于是下一代记忆变得模糊,以为传染病再也不回来了,于是找理由不给孩子接种,于是传染病再次爆发,人们再觉醒一次,重新给孩子接种 。基本二三十年轮回一次 。不仅是普通人,连负责接种疫苗的医生也有这种态度 。
最后,近来的反疫苗运动和英国医生Wakefield有关,尽管他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麻腮风和自闭症有关的论文已经被认定造假和撤稿,但影响力已经很难消除,他自己也因为利益关系嘴硬不肯承认错误 。可以说,这人的罪过枪毙都不过分 。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第一可能是确实不愿意打,觉得是药三分毒,打了也不一定能预防,不打也不一定会感染 。第二,可能是一种跟风,你不打我也不打 。第二种的话,就有点盲目了,盲目的原因在于不了解,从而做不出正确的判断 。
我认为这个要从总体考虑,有些必须打的就要打,可以预防 。那些可打可不打的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 。
疫苗确实害人,我不会给我小孩打疫苗的,我大女儿就是死在了疫苗上,我痛恨西方医学,西方医院就是垃圾,就算国家不让我小孩上学,我也不会让我小孩打疫苗的
美国的反疫苗运动其实反映的是现代发达国家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困境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学的进步,烈性传染病逐渐变得不这么可怕甚至于消失在公众的目光之中,例如天花,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因此群众就会低估这些只存在“传说”中的疾病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于此同时,疫苗也跟别的医疗技术一样存在自己的缺陷,极低的情况下接种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如发热,腹泻等,极端情况下引起死亡 。虽然对于公共卫生决策者来说这是明显的利大于弊,但对于受害者及其家庭来说就是灾难 。由于缺少传染病的威胁,以及对疫苗副作用的恐惧,发达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有所下降某种程度来说是必然的状况 。
但美国的反疫苗运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起因,那就是MMR疫苗(也就是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引起孤独症(autism)这个误解的广泛传播 。MMR疫苗第一次接种是在一岁左右,而孤独症的症状出现于一到三岁之间,这个时间上的巧合引起了家长们对疫苗的最初疑虑 。而真正的导火索是1998年英国肠道病学家Andrew Wakefield发表在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上的一篇关于发现MMR疫苗引起肠内发炎而导致孤独症的文章 。这篇文章引起了英国民众对MMR疫苗的抵制,同时引起了麻疹感染案例的反弹上升 。而在美国,由于MMR疫苗里的防腐剂硫柳汞(thimerosal)含汞这种神经毒素,民众更加认为MMR疫苗会损伤幼儿的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孤独症 。自此之后,各种流言开始在美国传播,一些律师和采访人员也开始参与进来向美国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开火,质疑美国政府和研究机构为了大型制药公司的利益而为其辩护,隐瞒疫苗的危险性的同时夸大其作用 。虽然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MMR疫苗并不会引起孤独症,Andrew Wakefield的文章也因为严重的学术纰漏而被柳叶刀撤下,硫柳汞也早已禁用,但是美国群众对MMR疫苗的偏见已经种下,各种势力加一些公众人物的引导使这场反疫苗运动越演越烈 。而这场运动的结果就是孤独症数量继续增多的同时疫苗接种率持续下降,从而给予了于2000年已经在美国完全绝迹的麻疹重新流行的机会,就如题主展示的那张图一样 。
- 恶灵骑士的审判之眼对美国队长有作用吗?审判之眼对蜘蛛侠有作用吗?
- 为何有些老年人会受骗购买保健品和保健器材?
- 如果父母情商不高。该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呢?
- 为什么有些人反感七夕节?是因为什么?
- 有些事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怎么办?
- 美国团聚移民都包括哪些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中国的茶叶有很多种,你知道都有些品种吗?茶叶分几大类吗?
- 美国有几个航母编队
- 这个升级的入境限制措施面对所有入境人员 加拿大除美国外入境人员均需检测
- 父母反对女儿和男友在一起,女儿同意了但是还是想他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