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白话文注释 甲乙经序原文及译文( 二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安贫乐道的处世精神 中国的传统向来是“学而优则仕”,但是由于魏晋时期,司马家族实施文化高压政策,给当时的文人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挥去的阴影 。当时的文人高士无不惧于复杂黑暗的社会形势,放浪形骸,追求精神的自由 。对朝政不满的皇甫谧也不例外,他不愿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但他也不像其他的魏晋名士那样一味追求孤芳自赏,放诞任性,纵情山水,而是自有他的法度,突破那种极端的虚无主义,克服自身的疾病困扰,以儒家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为己之重任,一心研读医理,疗救人间疾苦 。
【甲乙经白话文注释 甲乙经序原文及译文】他常说;“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这种高洁之志贯穿他的一生,曾七次拒绝朝廷的征诏,并作《玄守论》表明自己“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的志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