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给太监王振立祠旌忠 。抬高了太监的地位,宦官集团成形 。
土木堡之变后,徐有贞等人都是当年极力主张朝廷南迁的大臣 。如果朝廷南迁,恐怕朱祁镇永远也回不到朝廷了 。
朱祁镇的无能和糟糕可见一斑 。明朝的衰败由此开始 。
客观来说,明英宗朱祁镇作为皇帝,没有啥能特别拿得出手的业绩,但在明朝皇帝中还算不上最差的一位 。至于最差的是谁?我更倾向于明熹宗朱由校,这位木匠天子的故事可谓是让人相当无语,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他,所以一笔带过 。
纵观朱祁镇的一生,其实可以说他是明朝最传奇的一个皇帝,只不过别的传奇皇帝靠的是开辟盛世或开疆拓土,他靠的是开创皇帝被俘的先例 。客观来讲,朱祁镇是不幸的,他九岁时父亲明宣宗朱瞻基便驾崩了,以至于明朝一度出现主少国疑的危局,好在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是个极有手腕的女强人,不仅力保这个孙子继位,在他成人前更是为他遮风挡雨,于是大事上有张太皇太后拍板,朝廷里有三杨拿主意,几朝的老将还在,大明的威风犹存,一片欣欣向荣……最终出了个叫王振的死太监,成功搞掉了这一切 。
这事儿的起源还得从朱祁镇他爹朱瞻基说起 。在明朝,文官的势力是很大的,再加上票拟、批红的琐碎程序,有时候皇帝也不一定能掰得过百官,所以朱瞻基灵机一动,又找了一股势力来帮自己,这就是宦官 。这些宫里的阉人,由于缺少某重要部位,在外头根本难以生存,所以只能依靠皇帝,朱瞻基就让人教这些宦官读书写字,想要以宦官制衡文官 。俗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这些身体残缺的宦官大多心理也不怎么健全,啥也不会的时候还能安分点,一旦学会读书写字有了本事不报复报复社会都说不过去,而朱瞻基的早早驾崩,使得九岁儿子就此落入这些有文化的流氓手中 。朱祁镇自小在这些宦官的陪伴下长大,其中有个叫王振的死太监,他本来就是个小官吏出身,在地方上犯了点错,为了挣个好前程,于是阉了自己入宫,由于他本来就有点文化,在一众文盲太监中显得是那样的鹤立鸡群,大家都很崇拜他,最后王振也飘了,小皇帝朱祁镇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对他一直很信服 。九五至尊身边长出了杂草,大家自然看着着急,张太皇太后有一次就想杀了王振,但是朱祁镇力保他,也就没动手,只是警告一番了事 。正统五年至十一年,张太皇太后与三杨先后病逝,于是再也没人管得住王振了 。
由于王振本来就是官僚出身,所以对权力特别向往,无奈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起便立下了内监不得干预政事的铁律,所以往往也只得空叹公公无用武之地 。但慢慢的随着张太皇太后与三杨的病逝,再加上小皇帝朱祁镇又特别信任他,于是王振公公重出江湖,专权八年,好些大臣还称其为“翁父”,王振有了这些个孝子贤孙,更是感觉天下无敌寂寞难当,正好在正统十四年时,瓦剌四路大军入侵,王振力劝朱祁镇御驾亲征,征集了二十万大军(只用了五天),途中为了显摆一下自己,还请皇帝去自己家乡转了一圈,由此耽误行程,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追上 。王振公公临危不乱英勇指挥,最终指挥到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自己也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此次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甚至生死存亡的一次大变乱,整个明朝的精锐大军全军覆没,随军出行的文臣武将全部战死,皇帝本人也成了异族的俘虏,而瓦剌也先正挟大胜之余威冲着北京城气势汹汹地杀来 。凭着护身符朱祁镇,也先一路上打的非常顺利,到了北京,打不动了,因为明朝十分硬气,直接换了个新皇帝,而朱祁镇就此成为太上皇,没啥利用价值了,如果也先真的一怒之下杀掉朱祁镇,就是跟明朝不死不休,于是关了一年就放回去了 。
- 女人不愿意离开一个男人时,真的是因为离不开吗?
- 冬至是什么?有什么习俗?
- 老式电饭锅怎样做面包?
- 有人说“梅干菜”就是“霉干菜”,为什么叫梅干菜呢?
- 工作不舒心,跳槽换工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 乳铁蛋白能提高宝宝抵抗力吗?
- 在心理学方面,你觉得,婚姻,爱情和恋爱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 翡翠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 如何看待王健林公开万达商业负债一事?到底是首富还是首负?
- 建筑面积包括公摊面积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