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怎么来的?农村各地都有哪些乡间习俗?( 二 )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八来临之后,新年也就慢慢来到了 。腊八节的来源主要与佛祖释迦牟尼的一段传说有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深山修行 ,有一天他跳到河中沐浴过后却无力爬回岸上 。一位叫做苏耶妲的女性救了他 ,苏耶妲还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成的粥 ,佛祖吃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从此,佛门弟子在这一天会向世人布施稀粥 。受此影响,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
腊八节好像就喝腊八粥吧,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该置办的也得着手了,该买的也都开始准备起来了,别的没觉得,我们卖干果的生意也是从腊月初八以后开始好起来,他们买东西的来到就说该买了马上过年了,等到快过年买东西都要贵起来了,都买了好多,腊八也就是喝腊八粥,别的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在我们这边腊八节包饺子吃腊八蒜就是过腊八节了 。
腊八节是腊月里重大的一个节日,腊八节是应该祭祀过世之人和神仙,让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庇佑来年丰收与平安的,下面就是我们总结的关于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的全部内容,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农村各地都有哪些乡间习俗?】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 。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 。”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