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粥
腊八节最着名的民俗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腊八粥”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孟元老所着《东京梦华录》:“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扬枝洒浴,排门教化 。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可见,自宋代开始,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城乡就已经很普遍了 。在佛门,食腊八粥是一种宗教活动,用以纪念佛祖成道;在民间,食腊八粥主要目的还是庆祝一年来五谷丰登,祈求吉祥如意 。
腊八粥的原料因各地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别,一般是以各种米豆枣栗之类为主,如大米、小米、红枣、莲子、核桃仁、栗子仁、杏仁、松仁、桂圆、棒子仁、葡萄干、白果仁、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一总计不下几十种 。有的地方还加入肉类等等 。取其“八”,意在“发”,求吉祥祝福之意 。
做这种粥,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下锅点火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还要在盛腊八粥的碗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还有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植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过去的大神庙、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乡邻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腊八粥,一般不吃光喝净,保存着吃几天,预示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含意 。如果把粥送给沿街乞讨要饭的穷苦人吃,那便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被赋予一种巫术的“功能” 。例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祈求来年多结果实 。在江苏省的某些地区,因为岳飞是腊八这一天在杭州被杀害,因此在这些地区的腊八节,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英灵、寄托哀思含义在内 。
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
- 你喜欢枫树还是银杏树,为什么?
- 之前是做家庭教育方面的,该如何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最强nba乔治ss属性加点
- 双11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双11是什么节日?
- 拍照时候如何把妹子皮肤拍的水嫩水嫩的,是直接加曝光吗?
- 十二星座最社会的星座
- 射手座越来越爱你的表现
- 海贼王中怎样看待凯多的三灾?实力是否被高估了?
- 刷流水是什么意思,平台刷流水是什么意思
- 如果科学一开始就是错的会发生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