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 惩戒严重违法失信服务机构( 二 )

  健全执法协作机制

  提高监管智慧水平

  问:《意见》提到了要健全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 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为促进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 , 《意见》提出要强化信用约束作用 ,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标准和制度 , 探索建立诚信典型机构“红名单”、严重失信机构“黑名单” , 形成奖励惩戒链条 。 积极协调市场监管、财政、税务、金融、新闻等部门 , 对守法诚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在市场准入、投融资、招投标、政府采购、荣誉奖励等方面实施激励措施 , 充分发挥“红名单”的示范激励作用 。 加强“黑名单”制度与市场退出等制度的衔接配合 , 对失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在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严重违法失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通过依法吊销许可证等方式实行市场禁入 , 形成“一处失信 , 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 切实发挥“黑名单”的约束惩戒作用 , 构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

  问:《意见》指出 , 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 具体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意见》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 一是扎实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 这是人社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 行动中重点排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虚假信息或含有歧视性内容信息、签订不实就业协议、违规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哄抬人力资源市场价格、利用职业中介和劳务派遣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等扰乱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 依法加大打击力度 , 净化市场环境 。 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典型案件 , 依法严厉打击并及时曝光 , 增强行政处罚威慑力 , 督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法经营、诚信服务 。 二是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工作 。 要认真梳理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监管对象名单、检查事项清单 , 明确抽查的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 , 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 及时向社会公布 , 提高监管针对性和实效性 。 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加大随机抽查力度 , 实施重点监管 , 降低市场风险 。 三是进一步健全日常联合执法协作机制 。 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 健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 , 加大执法力度 , 依法实施责令关闭或停业、吊销营业执照、吊销撤销行政许可、列入相关黑名单等惩戒措施 , 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及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布 ,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另外 , 还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 推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建设 , 打造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 , 提升监管效率 , 提高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 (采访人员赵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