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七 )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为数不多的明君,如果多活二十年,根本就不会有“土木之变”,或许明朝可以再强盛五十年,也说不定!
公元1398年3月16日,大明朝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北平燕王府内灯火通明,因为燕王世子朱高炽的老婆张氏快要临产了 。朱高炽为了不让老爹担心,没有禀报父亲,想等着生下儿子再去报喜 。
此时燕王朱棣已经睡下,可能朱棣白天思考父皇为什么要传位给孙子这个问题太深了,导致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朱棣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相当于权力,朱棣接过父亲的大圭当然很高兴 。
朱元璋并且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听到这句话高兴的笑醒了,醒来以后朱棣才发现是个梦,但是他依然很兴奋,继续回忆着梦中的事情 。难道父亲回心转意了,要传位给自己,不过不大可能啊!父亲不是要传位给朱允炆那个小子吗?
正当朱棣思考父皇的那句“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时,有人报告朱瞻基出生了,朱棣心中先是一喜,然后是一惊,难道梦中的孙子指的是这个刚出生的朱瞻基吗?
于是朱棣赶紧前去看望刚出生的孙子,没想到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说:“此乃大明之福也” 。史学家有人觉得这件事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有很大的作用 。
朱棣登上皇位后,立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为皇太子,虽然朱棣不大喜欢这个儿子,比较喜欢朱高煦,但是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还是有很大优点的 。
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个聪明的儿子朱瞻基,朱棣传位给朱高炽,主要还是因为相中朱瞻基这个孙子了 。
朱瞻基作为朱棣的皇太孙,以后肯定是被当作未来储君培养的,所以遇到一些外出事务朱棣都要朱瞻基跟着 。
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岁的朱瞻基跟着爷爷朱棣巡幸北京,朱棣令朱瞻基观看农家耕种所用农具及田家衣食,并作《务本训》赠给他,目的就是让朱瞻基了解民间疾苦,培养他治国的才能 。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瞻基跟随明成祖朱棣二征漠北,并且这次让朱瞻基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
当然朱瞻基这次跟着爷爷北伐蒙古,也是遭遇到了危险的,还差点因此而丧命 。原因就是两军对战时,朱棣又发挥了老当益壮的精神,亲自上阵冲杀,吓得蒙古人抱头鼠窜 。朱瞻基看到爷爷这样英勇,也想表示一下,跟着大军冲了出去 。
由于朱瞻基冲的太快,导致身边的随从越来越少,蒙古贵族发现追击的人少了就反过头来包围了朱瞻基,幸好朱棣的骑兵马上赶到救了朱瞻基一命 。不过这次跟随朱棣出征,虽然让朱瞻基差点丧命,可是却培养了他的打仗能力,为后来的御驾亲征积累了经验 。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没有一点朱棣的样子,所以朱棣虽然立他为皇太子,但是汉王朱高煦一直诋毁朱高炽,有很强的夺嫡之意 。朱高炽为人比较仁义,面对汉王的攻击,常常无法应对 。
朱瞻基则和父亲朱高炽不一样,他长的很雄壮,生机勃勃,因此他和爷爷朱棣关系很好 。朱瞻基聪明睿智,屡次帮助父亲躲避汉王的攻击,可以说朱棣能够最终传位朱高炽,朱瞻基起了很大的作用 。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于第五次北伐蒙古归来的路上,遗诏传到了北京,朱瞻基到开平(今唐山下面的区)迎丧,帮助父亲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年号洪熙 。
明仁宗朱高炽想要迁都南京,所以洪熙元年四月派朱瞻基到南京做迁都的准备工作,没想到的是五月二十八日朱高炽就因病驾崩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