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眼镜的危害:佩戴劣质眼镜致近视度数上升
纵观市场上的大批劣质眼镜,有的以次充好,例如以普通白片代替光学白片等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平光镜片还有75度的屈光度数,个别平光镜片中甚至出现三棱镜效应 。尽管产品质量如此之差,但生意都异常红火,因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刺激着经营者的神经 。试想,大量的劣质眼镜充斥着全国各地的眼镜市场,将会对多少人的眼睛带来损害?
文章图片
1、验光配镜,形同虚设我国学者认为,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近视眼发生率居高不下,除了遗传和不注意用眼卫生外,配镜不当、镜片质量差是重要原因 。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验光不精确;二是镜片光学中心不准;三是镜片散光轴向不准 。许多省市的调查表明,眼镜定配普遍存在验光不准、跳度过大、对焦偏差、校配马虎以及镜架不合格等问题 。
眼镜业是具有多种专业技术的行业,尤其是经营定配眼镜,必须经过验光、定配开方、发料、研磨、检验、割边、装配、复检、整形及校配等一系列环节,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眼镜质量 。在欧美等国,验光师起码要经过7年的专业学习,每年还要参加专业考试,更换新执照才能继续从业 。而目前我国许多眼镜店业主不是根本不懂这一套业务,就是怕麻烦而把程序简化,甚至定配眼镜也“立等可取” 。不少眼镜店配备验光仪器是为装装门面 。现在不少中小学校、大专院校周围出现了许多个体户眼镜店,有些学生图方便和便宜而纷纷光顾,结果不但纠正不了视力,反而使近视加深 。
从验光仪器的质量看,更令人担忧 。1995年有关部门对上海市眼镜店验光设备进行抽查,不合格率达85%,其中集体、个体眼镜店不合格率高达95%;验光镜片箱不合格率平均达75% 。1997年春,上海市技术监察局连续对市区105家眼镜店使用的验光仪器和眼镜检测仪进行突击检查,在所检查的124箱验光镜片箱中,按期检定符合要求的55箱,仅占44%;超过检定周期不能使用的24箱,占19%;未经检定的45箱,占36% 。在被检查的169台屈光度计中,超期检定和未经检定的竟达50%以上 。从检查情况看,大多数小型企业和个体商店超周期检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从未检定过 。由此可见,眼镜店越小,问题越大 。试想,验光仪器和眼镜检测仪本身就不合格,又怎么能配出合格的眼镜?
文章图片
2、隐形眼镜隐患多隐形眼镜没有镜框,而且配戴舒适、方便、美观,因而备受青少年患者的青睐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隐形眼镜大多是与欧美等国家合资生产的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戴隐形眼镜者占总人口的10%,我国仅占2%,但隐形眼镜带来的不良反应却高于美日等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这是因为:在美国、日本,隐形眼镜被视为医疗用品,而我国却当做一般的商品销售,只要有人买我就卖 。戴镜者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隐形眼镜需要清洗!1994年5月国际隐形眼镜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国学者在会上提供了一例农村中学生的悲剧:这个患者连续4年没有清洗过一次镜片,以致镜片与眼球呈糊状粘在一起,眼睛基本失明 。当专家询问他为什么不清洗镜片时,他说:“我不知道镜片需要清洗 。”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