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读秦观 。
《古今词话》里有一段评价是这么说的:“子瞻(苏轼)辞胜乎情 , 耆卿(柳永)情胜乎词;辞情相称者 , 惟少游一人而已 。”这段话我当然不同意 , 诗人、词人 , 尤其是超一流的诗人、词人 , 他心中的情感往往是充沛到不可遏止 , 才会喷薄成脍炙人口的辞句 , 此所谓情超乎辞者 。但他这段评价的后半段倒是正确的 , 秦观的辞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愁 , 确乎是相称的 。叶嘉莹先生在评价秦观时说:他的词特别具有一种婉约纤柔的特点 , 他的这一特点 , 乃全出于其心堂中一份敏锐善感之天性的资质 , 他的这一资质 , 又天然地与词之性质有特别相近之处 。意思就是说 , 秦观的词 , 和他本人的特质 , 以及“词”这一文学体裁本身所具有的婉约的特质 , 是近乎一致的 , 这就造成了秦观词中的情感 , 与他所用的辞句之间 , 就有着一种天然的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了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首秦观所写的闺情小词 , 来看看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婉约纤柔的特点 , 以及其词中到底蕴含着怎样一种纤柔之情 。
减字木兰花
【秦观减字木兰花赏析 减字木兰花秦观翻译】北宋 秦观
天涯旧恨 ,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 断尽金炉小篆香 。
黛蛾长敛 , 任是东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 过尽飞鸿字字愁 。
长期关注咱们这个“古典诗词赏析”的朋友们应该知道 , 我们有一个系列的赏析 , 统称为“北宋庭院里的独居女性” , 而秦观这首词 , 就是一首典型地描写庭院中独居女子爱与哀愁的词作 , 并且这首词在这一系列当中 , 都可称得上是佳作 , 因它几乎将一个独居女子各种状态的哀愁都写出了 。我们且来细读 , 看看这何为独居女子 , 是怎样表达自己内心的衷肠的 。
“天涯旧恨 , 独自凄凉人不问 。”秦观笔下的语调 , 往往比较轻、比较柔 , 比如“可堪孤馆闭春寒 , 杜鹃声里斜阳暮”、比如“自在飞花轻似梦 ,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而这首词的前两句 , 却是词中唯一显得情感比较重的 , 天涯旧恨 , 极言自己内心的苦闷 , 是由离家的远人以及他离家时日的久远而引起 , 他去了哪儿 , 早已杳无音信 , 于是女子只能用“天涯”来形容了 。独自凄凉 , 无人问津 , 无人关怀 , 无人堪摘 , 极言内心的苦闷与愁怨 。人世间最孤独的样子 , 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
“欲见回肠 , 断尽金炉小篆香 。”古典诗词中 , 尤其是这类描写“庭院中独居女子”爱与哀愁的闺情词 , 往往会在描写完女子的苦闷情状之后 , 再使她去做一件更苦闷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 比如化个妆 , 比如登个楼 , 比如点个香这些 。这首词中的女子也是一样 , 只是她做得这件更苦闷的事情 , 让人读后更有一种肺腑衷肠的倾吐感 。《香谱》中记载:“篆香 , 将香做成篆文 , 准十二辰 , 凡一百刻 , 可燃一昼夜 。”而“篆”这个字 , 本义是指一种曲折而连环的花纹 , 所以就将那种拐来拐去的字体称作篆书 , 也就将形状类似的香称作小篆香了 , 而这小篆香 , 又刚好像人的九曲衷肠 , 于是这两句就仿佛是女子在对着远方的爱人在说:“你知道我这相思的愁肠 , 是如何的百转千回么?只要看一看这篆香的样子就知道了!”而“断尽”二字 , 则更加深了这种百转千回的力度 , 使其有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与世磨灭感 。
- 秦观的千古名句 秦观的诗词哪首最有名
- 鹊桥仙秦观古诗的意思和赏析 鹊桥仙秦观赏析
- 古诗纳凉秦观全文翻译 纳凉古诗全文翻译
- 江城子秦观赏析及答案 江城子秦观翻译及赏析
- 行香子秦观原文翻译 行香子秦观翻译赏析
- 宋词里的木兰花令与玉楼春是一个词牌吗?看着不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