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总成本计算公式,营业成本和营业总成本( 五 )


成本利润率定价: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100%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100%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保本点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适用税率)=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
目标利润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目标利润+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65、财务分析的方法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100%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100%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100%
66、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
=(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资本化利息+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
67、营运能力分析基本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 。
【提示】①计算周转次数时 , 存货周转率公式的分子为营业成本 , 而其他周转率均为营业收入;②考试中 , 如果告诉了某项资产的期初期末数值 , 为了和分子时期数配比 , 原则上应该计算期初期末数的平均值 , 除非题目特别说明用期末数 , 或者无法取得期初数 , 此时可以用期末数近似替代;③周转天数=计算期(通常是360天)÷周转次数 。
68、盈利能力分析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其中: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69、发展能力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其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提示】除了资本保值增值率之外 , 其他的指标均为:本期增长额/期初(上期)数 。
70、现金流量分析
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100%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