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四则翻译译文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 二 )


【注释】
①袁本初:袁绍(?—202),字本初,河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 。东汉北方主要军阀,曹操在北方的最大对手,后在官渡之战中落败,被曹操统一了北方 。
②竹椑楯(pídùn):椭圆形的竹盾牌 。
【翻译】
曹操讨伐袁绍时,修造军备,材料还剩下几十斛竹片,都是几寸长的 。众人说这些东西没用,正要让人拿去烧掉 。曹操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些竹片,觉得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话还没说出来 。他派人赶去询问主簿杨修的意见,杨修当即答复了来人,结果和曹操的心思一样 。众人都佩服杨修的机智聪明 。
【点评】
杨修总能和曹操想到一块儿去,后来杨修又辅佐曹植,几次帮助曹植通过了曹操的考验,这让曹操很不放心,总担心自己死后杨修可能会成为一个隐患,孰料最终反而是辅佐曹丕的司马懿成了曹魏政权的掘墓人 。
【原文】
5.王敦引军垂至大桁①,明帝自出中堂② 。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 。王导须臾至,徒跣③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 。”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 。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
【注释】
①垂:将要,快 。大桁(háng):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 。
②中堂:都城屯军驻扎的地方 。
③徒跣(xiǎn):光着脚 。
【世说新语四则翻译译文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翻译】
王敦率领军队逼近了朱雀桥,晋明帝司马绍亲自来到中堂驻军的地方 。当时温峤担任丹阳尹,明帝命令他拆掉朱雀桥,可是并没有成功拆掉 。于是明帝瞪大了眼睛非常生气,左右随从都感到非常害怕 。明帝召集了诸位大臣,温峤到了之后,没有向皇帝谢罪,只是求明帝赐给他酒肉一心求死 。王导随后到了,光着脚跪倒在地,替温峤向皇帝谢罪:“圣上天威震怒,让温峤没有谢罪的余地了 。”温峤听了这话就势下跪谢罪,明帝也就平复了心情 。众位大臣都非常赞叹王导这种急中生智的名言 。
【点评】
温峤曾经很受王敦信任,后来王敦知道温峤是反对自己篡权的,就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 。温峤后来亲自率军渡河奇袭王敦军,不久王敦病亡,平定了这次战乱 。温峤也是脾气上来了,没给皇帝面子直接请死,其实皇帝这个时候倚重温峤也无意真的杀他,所以王导再次充当了和事佬,一番巧言妙语让两边都下了台 。
【原文】
6.郗司空在北府①,宣武恶其居兵权 。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②王室,修复园陵 。”世子嘉宾③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 。宣武得知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
【注释】
①郗司空:郗愔(313—384),字方回,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太尉郗鉴长子,王羲之妻弟,曾兼任徐、兖二州刺史,都督徐、兖、青、幽诸州军事 。后来征拜司空,没有就任 。北府:即京口,别称北府 。
②奖:辅佐 。
③嘉宾:郗超,字嘉宾,是郗愔的长子,在桓温的大司马府任参军 。
【翻译】
郗愔镇守北府的时候,桓温不希望他掌握兵权 。郗愔对情势一向迷糊,还寄信给桓温说:“我正希望和您共同辅佐王室,修复先帝的陵园 。”当时他的嫡长子郗超前往外地,在半路听说送信的人到了,急忙拿过他父亲的信来看,看完后把信撕得粉碎,又赶回去,代他父亲另外写了封信,信里说自己年老多病,不堪世事,想找个闲散的官位来休养生息 。结果桓温收到信非常高兴,立刻下令把郗愔调为都督五郡军事、会稽太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