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撒地里只下一点雨湿地皮会挥发吗?( 四 )


穴施
穴施需要大量的人工 , 大量的劳动力 , 因为需要挖穴 , 施肥 , 浇水再进行覆盖 , 虽然肥效能够达到最佳 , 但是需要很强的劳动力 , 对于大面积种植 , 费时费力成本高 , 对于目前留守农村都是老人来说 , 这样强的劳动力是不足的 , 所以现在也在慢慢的改变 。
露天施肥
露天施肥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 , 由于缺乏劳动力 , 如何利用有限劳动力 , 降低人工成本 , 那就是利用下雨天 , 直接把尿素施入地面 , 利用雨水进行融化 , 由于没有覆盖 , 在融化的过程中 , 挥发是不能避免 , 虽然有些浪费 , 但是不用挖穴 , 不用浇水 , 确实省时省力 。
结语:不管那种方法 , 都是有利有弊 , 穴施效果好 , 不容易挥发 , 可劳动力强 , 费时费力 , 人工成本高 , 对于现在农村缺乏劳动力来说 , 有些力不从心 。
露天施肥 , 不用挖穴 , 不用浇水 , 直接利用雨水进行融化 , 可在融化的过程中 , 容易挥发 , 造成化肥的浪费 , 好处就是简单 , 方便所以说都有利有弊 , 但是在现在的农村 , 这种方法还是很普遍 , 我是仁哥 , 大家对此怎么看 , 欢迎留言分享 。
尿素撒地表没溶解会氧化产生铵气挥发 , 剩余在暴晒会皮掉成无效肥 , 可用土淹埋 。尿素可作基肥 , 可增加肥效 , 肥效可达60天左右 , 给作物做基肥是很好的氮肥 。
撒完尿素只下一点小毛毛雨 , 必然会造成尿素的大量挥发而影响肥料 。也不要想着如果有场急雨能把尿素都冲到土壤的深层 。尿素最科学的施用方式还是要以浅层土壤掩埋的方式为主 。我国农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肥料利用率太低 , 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那其余的70%到哪里去了?流入地表水造成区域性的水质污染 , 还有一些渗入深层土壤不能有效利用 , 还有一部分通过一些途径挥发到空气中 。而造成上述几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施用方式的不科学、用量不合理以及施用时期不适宜 , 而施用方式不科学明显占的比重更大一些 。
之所以说尿素最科学的施用方式是浅层土壤掩埋 , 而不是撒施使用 , 主要还在于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释放、扩散和吸收这一系列过程所决定的 。肥料想要起作用 , 就必须雨水溶解释放出其中养分离子 , 在通过水分的作用在土壤中扩散 , 其中的一部分扩散到农作物根系的附近 , 被农作物根系吸收之后通过体内水分的传递扩散到相应的部位参与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 , 土施肥料想要起作用 , 最起码的一个要素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 。由于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很多的农民也都在利用机械的力量进行浅层土壤掩埋施肥的方式施用肥料 。但是 , 还是有一部分农民朋友为了省力、省钱还在采取人工撒施的方式施用肥料 , 这必然会造成肥料利用率的降低以及肥料的浪费 。
而表层撒施尿素正是这种情况的一种表现 。尿素颗粒在细小的雨滴作用下部分溶解 , 却由于降水量过少而很难渗入深层的土壤 , 也难以接近作物的深层根系 。同时 , 由于降水量少 , 尿素颗粒也难以完全溶解 , 更何谈经过转化作用转变成碳酸氢铵呢?又怎么能高效的利用呢?而且 ,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以及转化之后的铵态氮都有一定的挥发特性 , 可以随着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而一同散失 , 这更加剧了尿素的损失 。所以 , 表层土壤撒施尿素是不科学的 , 即便有明显的集中降水也难以缓解这种情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