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冬至的来历和各个地方的习俗有哪些?

漫话冬节
冬节即冬至,又称南至、小至,是农历全年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宋代李昉等人辑录的《太平御览》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阴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冬至 。”从冬至这天起,就是俗话说的“交九”了 。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謂“九” 。过九“九”八十一天“出九”,万紫千红的春天就到来了 。
冬至,在每年的阳历12日22日 。从天文学上讲,冬至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 。冬至这天,阳光几乎是直射南回归线 。住在那儿的人们可以看到太阳从正东升起,中午经过顶空,在正西方降落 。在南极圈上,这天24小时都可以看到太阳 。午夜时太阳才落到南方的地平线上 。如果是在南极点上,这一天的太阳始终在离地面23度27秒的位置上逆时针方向旋转 。然而,冬至这天的北半球却是另一番情形了 。就拿我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广州、汕头等地说,这天白天约为10小时30分,北京等地约为10小时2O兮;我国最北的村镇漠河却不到7小时 。如果在北极圈,这天只能在中午时分看见太阳在南方地平线上露一下脸;如果是在北极点上,这天则正是半年永夜的“半夜”时分 。
冬至过后,阳光直射的位置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渐长 。但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故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所以冬为冬节 。
冬至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它的出现,据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个节日一直被视为“吉日”:受到重视 。《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祝 。”意思是过了冬至,阳气上升,天气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后汉书》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记载江南风俗《清嘉录》中有首描写冬至节风俗的诗:“冬至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 。掏钱尽收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描述的是冬至期间民间互送礼物的情形 。又据史书记载,古代冬至节民间送礼之风极盛,亲友各以食物相馈赠,提筐担盒,俗称“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人家更迭燕飲,谓之节酒;家无大小必市(购)物以享先(祭祖),诸凡仪文加于常节 。很有点像我们现在过春节的味道 。故《旧唐书-礼仪志》“冬至大如年”之说 。
我不是历史专业,“冬至”还有什么来历?不过也就是仅仅知道,“冬至”这天属于最寒冷的天气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九”的弟一天 。谢谢邀请 。

【请问冬至的来历和各个地方的习俗有哪些?】“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晋) ”
冬至,又被称为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民间的传统节日 。
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
此乃南吃汤圆北吃饺 。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离不开吃 。春节的“年年有鱼”、“钱罐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