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给我们的形象就是一个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无知的白痴 , 它的死 , 让我们感到它是可怜的 。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 , 得麋麑 , 畜之 。入门 , 群犬垂涎 , 扬尾皆来 。其人怒 , 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 , 习示之 , 使勿动 , 稍使与之戏 。积久 , 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 , 忘己之麋也 , 以为犬良我友 , 抵触偃仆 , 益狎 。犬畏主人 , 与之俯仰甚善 , 然时啖其舌 。
三年 , 麋出门 , 见外犬在道甚众 , 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 , 共杀食之 , 狼藉道上 , 麋至死不悟 。
翻译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 , 得到一只幼麋 , 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 。刚踏进家门 , 群狗一见 , 嘴边都流出了口水 , 摇着尾巴 , 纷纷聚拢过来 。猎人大怒 , 把群狗吓退 。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 , 让狗看了习惯 , 不去伤害幼麋 , 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 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幼麋稍为长大后 , 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 , 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 , 开始和狗嬉戏 , 显得十分亲暱 。狗因为害怕主人 , 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 , 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 , 露出馋相 。
【临江之麋赏析及原文解释 临江之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这样过了三年 , 一次麋独自出门 , 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 , 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 。这些狗一见麋 , 又高兴又恼怒 , 共同把它吃了 , 骨头撒了一路 。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
赏析在通读《临江之麋》后 , 我们很难把麋看成是“干非其类”的动物 , 而是“以为犬良我友”的天真、幼稚、思想单纯的形象 。它幼小之时便被“临江之人”收养 , 且与家犬为友日久 , 稍大 , “忘己之麋”乃情理之中 , 未经教化之麋如何知晓敌友?故而是缺少善恶意识、不辩敌友、是非不分的糊涂虫 。同时 , 它是一个十分奴性的形象 , 唯主人是从 。它与犬相处 , 完全是一种友善的表现 , 我们看不到它“干”(干,犯也 。——《说文》)的行为 , 而是一个被主人愚弄的化身 。我们很难将麋与“依势以干非其类”相联系 , 如果说其“不知推己之本”是再恰当不过了 。“不悟” , 可见其主题 。也就是说 , 它的行为是由于主人的袒护造成的 , 以至于使自己的防患意识淡漠了 , 不知道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 。正如林纾所言:“麋之恃宠 , 稚耳 。”(《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 。总之 , 麋给我们的形象就是一个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无知的白痴 , 它的死 , 让我们感到它是可怜的 。
- 骆驼祥子内容及给人启示 骆驼祥子第八章批注和赏析
- 师说全文赏析及解释 师说原文高中翻译
- 出师表赏析及全文解释 初三出师表课文原文及翻译
- 文言文全文赏析及解释 生于忧患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卖油翁内容及解释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赏析
- 桃花源记内容及全文注释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赏析
- 正气歌原文赏析及解释 正气歌原文及翻译加拼音
- 文言文孙权劝学赏析及解释 孙权劝学朗读翻译
- 蝉原诗赏析及诗意解答 蝉古诗带拼音版李商隐
- 山水田园诗翻译及赏析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歌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