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 公主们一个个面临着羞辱,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保清白?
----靖康之耻 公主们一个个面临着羞辱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保清白?//----
----靖康之耻 公主们一个个面临着羞辱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保清白?//----
----靖康之耻 公主们一个个面临着羞辱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保清白?//----
----靖康之耻 公主们一个个面临着羞辱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保清白?//----
"multi_version":false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有很多 , 但是说到北宋 , “靖康之耻”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 靖康二年四月 , 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 , 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 , 押解北上 , 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
《南征录汇》载: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 , 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 。 如不敷数 , 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 , 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 , 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 , 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 , 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 , 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 , 任听帅府选择 。
这才是“靖康之耻”中最为让人羞耻的部分 , 所有的名门贵妇、公主妃子们全都沦为了金人军妓 , 也许有人会想 , 既然古代的女子都很注重名节 , 这些公主妃子们更应该是如此 , 面临着羞辱 , 为什么没有一个自尽以保全清白呢?
首先靖康之耻中 , 就连二帝都没有自尽的勇气 , 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榜样 , 致使国祚蒙羞 , 这些公主们看到父亲这样 , 自然更没有自尽的勇气了 , 如果自尽了可以说上一句忠贞 , 没有自尽 , 也没有必要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去评判什么 。
在宋朝的时候兴起了程朱理学 , 直接导致到了妇女地位的下降 , 当时的社会上是不允许寡妇再嫁的 , 甚至就是没有能力饿死了也无所谓 , 所以当时也兴起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 , 但是发起人的程颐偏偏没有遵守这一条 。
程颐的侄子死后 , 他的妻子要求改嫁 , 程颐没有出面劝阻 , 而等到程颐外甥女的丈夫死了 , 程颐怕外甥女伤心过度 , 更是直接一手操持 , 让外甥女改嫁了 , 所以程颐也就是说的好听 , 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 , 他说过的话全被抛诸脑后了 。
这也就是说宋朝是提倡女子守节没错 , 但是因为没有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效仿 , 连提出者都没有遵守 , 所以即便是把“守节”和“存天理、去人欲”一起对人耳提面授也没有 , 根本没有多少女子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 这也就造成了靖康之耻的现象 。
在这其中 , 除了朱皇后以死保清白 , 其余的豪门名媛、贵妃、公主甚至太后都没有自杀的想法 , 一个个的想着活下去 , 即使是面对着“牵羊礼” , 即:俘虏赤裸着上身 , 身披羊皮 , 脖子上系绳 , 像羊一样被人牵着 , 也表示像羊一样任人宰割 , 也无动于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