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招生办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分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光明日报通讯员孟召学
日前,教育部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鼓励形成具有教育特色、发挥教育优势的乡村振兴工作法 。
师范院校作为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引擎,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建校70余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始终坚守师范教育本色,主动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建设,为农村地区输送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有力推动了乡村教育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
激发乡村教育活力
令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郁雪群欣慰的是,一到假期,江苏师大的大学生们总会来到她创办的“向日葵读书点”,义务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丰富的阅读活动 。而郁雪群也多次来到江苏师大开展讲座,与师范生互动 。近年来,一大批师范生走进乡村中小学开展志愿支教,广泛邀请乡村教师走进高校参与师范生培养,已经成为江苏师大的优良传统 。
江苏师范大学对乡村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由来已久 。著名教育家、我国现代乡村教育实践的探索者、曾担任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副主任委员兼总教务长的刘百川先生,在主持乡村教育运动中就提出乡村种种问题的解决要特别发挥乡村学校及乡村教师的作用 。
1958年,江苏师范大学的前身、在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基础上建立的江苏师范专科学校,从苏南无锡北迁徐州,次年更名为徐州师范学院,成为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 。刘百川先生便随迁到苏北继续投身乡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招生办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分】“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我们之所以北迁徐州,就是为了全面振兴苏北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是我们坚守至今的办学本色 。”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周汝光说 。
从扎根苏北到面向全国,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还联合淮海经济区内18所师范类高校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教师教育联盟”,联盟高校目前与地方政府、乡村中小学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了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和研究服务一体化 。“我们通过推动和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甘于奉献、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本土化乡村教师 。”周汝光表示 。
增强教育研究动力
在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目前当地2300余名乡村中小学教师同步用上了“泰州教育生活云” 。借助该平台,当地教师可以和全国的教学名师、高校学科专家实现全时段对话交流 。
一个来自泰州的智慧教育平台缘何出现在西部地区?早在2014年,为了提高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江苏师范大学为泰州教育系统开发上线了“泰州师说”网络培训平台,目前已成为立足泰州、面向全国的教师教育品牌,惠及全国一线教师10万余人 。
“我们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技术搭建的这一云平台,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工具箱,乡村一线教师可以从中抓取任何需要的工具应用于日常教学 。”该平台主创团队负责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魏本亚介绍,通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团队目前已有效破解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题 。
乡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瞄准基础教育薄弱环节,通过提升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能力,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教研生态链” 。
提振服务乡村能力
从云南怒江州到四川大凉山区,从甘肃临夏州再到贵州苗岭山脉……作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几年,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教师团队把科研阵地延伸到了中西部地区 。通过从事语言文字建档、普通话教学培训和评估验收等工作,帮助少数民族青壮年群众跨过生活、就业上的语言难关,加快实现脱贫致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